要聞港聞

強詞有理:斯人獨憔悴

大學是社會的縮影,大學排名高低與社會環境有直接關係。國際高等教育評級機構QS日前公布亞洲大學最新排名,香港9所大學排名全線下跌,這個結果並不令人意外,近年香港社會紛紛擾擾,大學校園也不得安寧,排名不跌才怪。反觀內地大學表現突出,北京大學首次佔據榜首,力壓連續4年蟬聯第一的新加坡國立大學,清華大學也連升兩級進佔第3位。亞洲最佳大學三甲位置,內地佔據其二,與社會穩定、國力上升恰成正比。
評級機構指香港9所大學排名雖然全部下降,但仍是世界上頂尖大學最集中的地方之一。在新冠疫情之下,香港市道復甦較慢,影響大學的研究產出效率,以至跨國院校的科研合作,成為本港大學排名持續下降的原因。是耶?非耶?全世界皆受新冠疫情打擊,並非香港獨有,內地防疫措施尤其嚴厲,大學排名卻不跌反升,可見本港大學排名下跌的原因在於自身,與疫情沒有太大關係。
無可否認,彈丸之地的香港能集中多所國際知名大學,過去排名一向不低,百年學府香港大學更曾名列世界前茅,確實相當難得。可惜這些年隨着社會日益沉淪,大學排名每況愈下,黑暴期間部分師生的激進行為更是令人觸目驚心。即使黑暴平息,針對大學的爭議依然不絕如縷,中文大學早前鬧出校長續約風波和改校徽鬧劇,正是黑暴遺留下來的問題。所以說,大學不清除泛政治化歪風、回歸教育本分,就很難重現昔日輝煌。
須知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過去本港大學國際排名普遍高於內地大學,主要是因為內地閉關自守,很少與國際社會交流。但隨着內地不斷開放門戶,大學逐漸與世界接軌,國際排名和影響力自然日益提升。中共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將會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意味着內地將更加重視大學教育和培養人才。最近中國籍科學家顏寧宣布離美回國,辭去普林斯頓大學教職,回到深圳創立醫學科學院,反映內地教育環境和科研條件日益改善,勢必吸引更多人才回流,而深圳將會佔據一個重要席位。
相對於內地百花齊放,香港可謂斯人獨憔悴。在爭奪人才的世界潮流下,香港本已嚴重落後,原有優勢所餘無幾,而教育當局猶不思進取,一味食老本,難怪競爭力不斷退化,大學排名拾級而下。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