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仗義執言:工地安全須落到實處

日前本港同日發生3宗工業意外,在尖沙咀及大埔,分別有工人因工業意外不幸身亡;青衣一名工人疑從高處墮下,幸好並無大礙。據統計,香港在今年首5個月已發生20多宗嚴重工業事故,至今更已有13人喪命。對於事故接連發生,業界不能視若無睹,當局亦必須介入,聯手消除工場的結構性風險。
政府提出修訂職安條例,把最高罰款調高至1,000萬元,正交由立法會審議。加重罰款或能加強阻嚇性,但出現人命傷亡才罰款無助避免意外,保障職工安全不能只靠罰錢,而是要做好預防。當局及業界應從加強工人的職安意識教育、提升專業培訓等入手,透過加強全面推廣職安健安全文化,強化各持份者的責任認知,強調防止工業意外、保障施工安全人人有責,徹底改變工場疏於職安管理的文化。
同時,當局應和業界合作,促進香港建造業數碼化升級轉型,包括積極推廣「智慧工地」,提高決策質素及控制風險;推動應用建築信息模擬(BIM)、物聯網(IoT)技術,數碼化管理項目,加強監控;大量採用「組裝合成」建築法(MiC),把大部分工序預先組裝完成,減少在工地進行接駁,提升效率及減少各種高風險工序。
在現行制度下,安全主任有責任提出專業意見、做好安全管理,卻無權阻止不安全施工行為,無法保障工地及施工安全。因此政府應檢討現行安全主任及安全督導員法例,以更有效監督施工安全,消除風險。人命關天,當局不能每次意外發生後才出來說「工業意外一宗都嫌多」!政府及業界應吸取血的教訓,完善工地及施工安全細節,檢討監管及執法的漏洞,做好預防工作,保障工人安全。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