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提升樹木管理 防範塌樹意外
近月本港發生了多宗塌樹意外,導致多人受傷、交通受阻及車輛被壓毀。上周在大埔梧桐寨發生的塌樹事故,更導致一名自發清理枯樹的鄉村居民代表死亡。涉事大樹位處由地政總署管理的官地,村民早於今年8月向當局投訴有塌樹風險,署方其後指示承辦商跟進,承辦商檢查後判斷大樹已枯死,但一直未有採取行動及按規定向署方提交報告,直至意外發生後才補交。
署方強調在事發前已多次催促承辦商提交報告,似乎已跟足程序辦事,但並未能避免慘劇發生。為何不能要求承辦商在檢測樹木時即場填寫電子表格,實時向署方報告檢測結果及建議處理方案呢?這樣便不會出現遲交報告或延誤跟進等問題。
有關做法並不需要非常高超的科技或龐大的費用,許多私營建造業界及物業管理公司,早已廣泛應用類似系統,實時向監管人員匯報施工進度、設施狀況和巡查結果等等。但不少政府部門卻仍然要求承建商及服務承辦商填寫實體表格,所謂的電子化可能只是將實體文件轉換成pdf檔案再經電郵提交,難以就相關資料進行搜尋和分析,亦較容易因種種人為因素而延誤或出錯。當局表示會因應事件檢視相關程序,筆者期望將樹木管理系統智能化是檢討方向之一,而且範圍不應只限地政總署,所有涉及管理大量樹木的部門都應當參與。
談及樹木管理,部分人或以為主要是確保樹木不病、不枯、不塌,但其實有效管理樹木的「生」與「死」、即是其種植和移除,往往更為重要。
種植規劃善用科技
例如何文田巴富街一棵巨型鳳凰木倒塌,沒有造成嚴重傷亡實為不幸中之大幸。多位專家指出,事發地點人多路窄,根本不適宜種植鳳凰木這類大樹,建議政府檢視全港市區行人路的樹木品種和狀況,將不合適的樹種主動移除。筆者代表的建測規園業界向來支持城市綠化,但不等於要亂種、狂種大樹。一些矮樹灌木、草地或攀爬植物也能達致類似效果,但管理較為容易,對安全、空間和景觀的影響亦較小。
除了市區綠化,郊區的樹木管理也相當重要,但一直被政府與市民忽視。香港大部分郊野公園原為水塘集水區,當初大量植樹主要是防止山泥傾瀉及避免食水受到污染,但種植方法和位置雜亂無章,為求快高快大而引入了一些不適合香港甚至有害的樹種,每次打風後就變得更為凌亂和危險,不像部分外國及內地的樹林般,規劃和管理得井然有序,善用創新科技進行監察和管理,樹種的挑選亦兼顧了適合動物生活和遊人享用。
隨着極端天氣增加、新界鄉郊加速城鎮化,以及綠色旅遊與行山活動近年的迅速發展,政府有必要提升、改革香港的樹木和園林管理工作,從低層次的防範塌樹,升級至積極、主動的規劃和管理,將香港建設成更加綠色、宜居、宜遊及安全的城市。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