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追趕建屋 學者促聚焦組裝合成

香港理工大學九龍塘學生宿舍的工程將利用組裝合成建築法建造。 香港理工大學九龍塘學生宿舍的工程將利用組裝合成建築法建造。
香港理工大學九龍塘學生宿舍的工程將利用組裝合成建築法建造。
【本報訊】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的簡約公屋,令社會掀起對「組裝合成建築法」(MiC)的熱議。香港理工大學副校長(校園發展及設施管理)黃煜新昨日表示,未來10年內興建30萬個公屋單位是「可望而不可及」,故香港建造業應多運用組裝合成法建屋以加快速度,同時黃又指香港理工大學的九龍塘學生宿舍也會運用組裝合成法,認為此法可建成美觀、高質量、功能出色,符合經濟效益的建築物。
黃煜新表示,現時不少業內人士仍對組裝合成法意見紛紜,不過此建築法早已成熟,在海外亦有多年經驗,過去5年香港也有不少成功的組裝合成法項目,包括竹篙灣檢疫營舍、多個過渡性房屋項目、科學園Innocell及將軍澳百勝角消防處已婚人員宿舍,業界應是時候放下分歧,聚焦如何發展組裝合成法。
「樂屋」用地擬建單幢住宅
此外,根據房屋署最新文件顯示,政府將於2023年底至2024年上旬收回用作過渡性房屋項目的「樂屋」及漁農自然護理署九龍動物管理中心用地,合併作土瓜灣道公營房屋發展計劃。擬議發展將興建一幢34層高的住宅大樓,以提供約680個住宅單位,並提供適當的休憩設施及兒童遊樂場等,料最快可於2028年竣工。由於發展計劃工程預計最早於2023年年底展開,去年6月才入伙的過渡性房屋項目「樂屋」將只能營運約兩年多,政府對「樂屋」延長營運「落閘」,若有「樂屋」住戶未能成功上公屋,或將再次跌回劏房。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