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海關破椰子水藏冰毒 貨值11億歷來最高

藏毒椰子水的包裝有晶狀物,瓶蓋有箭嘴標記。 藏毒椰子水的包裝有晶狀物,瓶蓋有箭嘴標記。
藏毒椰子水的包裝有晶狀物,瓶蓋有箭嘴標記。
毒販發財夢成空 倘運抵澳洲「身價」飆至80億
香港海關在本月初,接獲有跨國販毒集團擬從墨西哥偷運冰毒抵港的情報,經審查貨運背景等資料,先偵破一宗變壓器藏毒案,繼而循線深挖,再揭發一批循海運入境的椰子水存有疑點。在關員縝密分析及高科技儀器協助下,查出內藏總值約11億元的懷疑液態冰毒,貨值及貨量均創本港同類案件新高。據了解,由於各國毒品叫價不一,今次檢獲的毒品如按計劃送抵澳洲,料可獲利80億元,較原產地升價數百倍。惟海關保持一貫高水準表現,令毒販發財好夢成空。
海關一直與海外執法機關進行情報交流,在本月初得悉一個龐大跨國販毒集團,擬把大批來自南美洲的冰毒運抵香港,遂加緊排查及分析貨運資料。至本月14日,海關在香港國際機場扣查一批來自墨西哥、準備轉運至澳洲的空運貨物,檢驗內裏3個大型變壓器後,起出共重76公斤、市值約4,600萬元的懷疑冰毒。海關其後與相關執法機構分享案件資料,再得悉該販毒集團會把冰毒轉化為液態冰毒,準備利用海路偷運入港,經深入調查後,本月20日從海運預報資料庫,發現一批由墨西哥進口的椰子水有重大嫌疑。
報關重4噸 擬存倉一周再轉運
海關毒品調查第二組指揮官方向榮解釋,墨西哥並非椰子水產地,對上一次是2016年運送約6公斤的椰子水來港,惟今次的貨物重達4噸,顯然並不尋常。關員再檢閱貨運紀錄,得悉該批椰子水與其他貨物合併放入貨櫃,至於墨西哥付運人及香港收貨人同屬大型跨國物流公司,這種報關方式亦增加關員審查貨物風險的難度。另據資料顯示,椰子水運抵香港後,會於物流公司貨倉存放一周,再混雜不同貨物重新裝櫃,循水路轉運澳洲,因此懷疑是意圖掩蔽貨物來源地,減低被澳洲執法部門抽查的風險。關員同時在網上搜尋該間澳洲收貨公司的資料,但一無所獲。
港口及海域科貨櫃貨物檢查組指揮官歐陽文政表示,關員於上周日(23日)在葵涌海關大樓驗貨,發現該批紙包裝椰子水被放置於貨櫃最深處的5個卡板上,當中兩板共150箱貨物甚為可疑,部分紙箱出現滲漏及白色結晶體,經X光檢查後確認影像有異。
可疑白色結晶 瓶蓋附額外箭嘴
關員拆箱檢視,發現椰子水表面有同樣污漬及晶狀物,瓶蓋則額外附上箭嘴,與同一批貨的其他椰子水不同,懷疑是有心人士加入的標記。關員隨即抽取液體樣本,經拉曼光譜儀和毒品快速測試,證實含有冰毒成分,最終篩揀出1,800盒問題椰子水,檢獲約1.8噸懷疑高純度冰毒,估計總值約11億元。案件仍然調查中,暫時無人被捕。
年內檢毒已5.4噸 激增逾7成
以檢獲量及市值計算,本案均為香港執法部門有史以來破獲的冰毒案件中最大。海關毒品調查科高級監督李嘉明透露,截至今年10月,海關檢獲的各類毒品共重5.4噸,較去年同期的3.1噸上升逾七成,而數字亦較去年全年的4噸檢獲量多出三成。另外,本年至今共檢獲3噸冰毒,與去年全年的1.25噸對比,更錄得接近1.4倍升幅。李又指,各國冰毒販售價差距極大,1.8噸冰毒在南美洲原產地約值1,800萬元,若成功轉口至澳洲,同等分量的價錢可能躍升至80億元,「身價」急增逾440倍。販毒集團看準「毒離鄉貴」,藉由不同運毒渠道謀取最大利潤,並以魚目混珠的方式把香港當成轉運地。
歐陽文政(左起)、李嘉明和方向榮講述案情。(蘇偉明攝)歐陽文政(左起)、李嘉明和方向榮講述案情。(蘇偉明攝)
歐陽文政(左起)、李嘉明和方向榮講述案情。(蘇偉明攝)
販毒集團利用椰子水魚目混珠。販毒集團利用椰子水魚目混珠。
販毒集團利用椰子水魚目混珠。
紙箱滲出污漬,引起海關疑心。紙箱滲出污漬,引起海關疑心。
紙箱滲出污漬,引起海關疑心。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