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坦言集:強調時代化

中共二十大提出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時代化,意義巨大。一是再次肯定馬克思主義,肯定中共革命由毛澤東所體現的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時代化的努力與成功,打消中共資本主義化的疑慮。二是強調中國化、時代化。中國化是否定任何洋教條,但變化還有個本源,並不否定馬克思主義的外來因素。時代化是與時並進,要求理論與實踐都要在現實中發展,在現實中總結。很典型的唯物主義辯證思維,也正正代表着中國走自己發展道路的自信與自強,中共革命從血與淚鬥爭出來百年之路。
香港與內地要的是這樣深刻的思想主張,不是習近平連任或胡錦濤會上因病退席等種種胡亂政治猜度和估算。
習近平連任,一是取消以前不合理的隔代委任。二是在國際形勢急劇轉變之際,中共領導層保持穩定。以習的連任加其他領導的更替,形成新老結合的穩定領導層,亦同時含變的因素。三是新領導層反映主要地方官員的代表和國防科技的院士級專家。習本人亦是從地方上調,既可反映地方上的不同差別,也可抑制中央機關的官僚主義傾向。這遠勝隔代安排、共青團主政的模式。四是二十大總結的主張,成為中共的歷史性決議,作為今後改革與開放政策的依歸,也以此來排除與之不同的政策。由於涉及大方向,包含在框架之內具體化的變化空間,不會僵化。這是中國發展舉國體制的基礎和合法性。二十大的總結解決前此的紛爭,習近平的連任便是政治權力上的保障。
國際上可以用英美歐洲的民主制度與中共來作比較。二者卻不可能靜態比較,因為它們都同時經歷了大變,可各自面對的條件與挑戰也不一樣。英美歐洲的民主制度建基在帝國主義、殖民主義,轉嫁給從殖民地主義與落後脫拔出來發展中國家,大多不適合,也經歷各種各樣的動亂,需要軍事政變才可鎮壓動亂,回復公民政治。
即以日本為例,一黨長期執政不是歐美民主的典範,近30年的衰落也脫不掉從美國來的民主體制的關係。印度亦經歷各種挫折,現時憑人口紅利崛起不盡是歐美民主政制之功。至於歐美政局糜爛,社會經濟面臨種種危機,卻未必不是民主政體之過。在殖民主義、帝國主義逐漸退出歷史舞台之時,現有的中國或歐美政制可能都是過渡體制,還會有變。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