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公院有排等 私院冇錢畀 議員:基層如等死

公立醫院專科輪候時間過長備受批評。 公立醫院專科輪候時間過長備受批評。
公立醫院專科輪候時間過長備受批評。
促協作擴至專科 輸入外援快鬆綁
公營醫院專科輪候時間長,令市民得不到適切治療。雖然《施政報告》要求醫務衞生局在2023至2024年度,把醫院管理局內科專科門診穩定新症輪候時間縮短20%,但並未令人滿意。立法會昨通過「縮短公立醫院專科門診輪候時間」的議員議案,議員陳克勤發言時指專科門診輪候時間長全世界都知道,輪候時間長市民就會去私家醫院,但對基層而言,去私家醫院並不是選項,難以負擔昂貴的費用,實際就是「等死」、被疾病折磨,形容如同劏房、籠屋等不能接受。
陳直指專科輪候時間長的問題,在議會討論一年又一年都未解決,建議公私營協作要擴大到專科門診,紓緩公營醫療輪候時間。他續稱私家醫院的地價都是優惠價錢批准,很多私家醫院都享受稅務優惠,強調對於長期「水深火熱」的公營醫院,私家醫院不能「食花生」。
應改善醫管局文化挽人手
議員楊永杰亦批評,香港輪候手術時間過長,指「相信沒有甚麼國家看醫生和做手術比香港久」;議員陳恒鑌指政府「怕」公私營醫院協作,「怕太好景」令私家醫院搶人,但其實應該改善公營醫院以及醫管局文化,以留住醫護人手。
另一名議員陸瀚民重提九龍西醫院聯網眼科需等候173星期,即是3年4個月,一個新症要等候新一屆特區政府超過一半任期才獲就診。
另外,議員張宇人要求政府容許在特別註冊名單院校中的醫護教員一同來港,因為無理由「徒弟」可以來港執業,但「師傅」卻不能來港。他指近年醫護界出現的離職潮致醫療人手更為短缺,即使每年有數百名醫科畢業生亦只是「杯水車薪」,認為輸入專科醫生和護士才是紓緩醫療壓力,促請政府「拆牆鬆綁」。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承認輪候時間長是因為醫生不足,眼科醫生只佔全港大約三成,但服務大部分眼科病人,而整體有八成八醫生未退休已離開公營系統,流失率最高是40歲以下。對於為何未能挽留,他說:「到底是制度問題、環境問題,還是我們新的、年輕的醫生,他們對留在公營醫院服務市民採取一種甚麼想法?有些人將留在公營醫院做到顧問級數的醫生甚至到退休的,比喻為恐龍。公營醫院有非常重要角色,我只要找到一個原因去留下,就是做醫生的初心。」
醫生要培訓13年難救近火
他強調政府做了很多工作,例如增加醫學生名額,惟稱醫生要13年培訓,遠水救不了近火,又指會考慮合資格醫護需服務公立醫院一段時間。他希望醫護專業操守非常重要,不希望看到有醫護人員違反專業操守,甚至犯上刑事罪行。此外,他又反駁指本港醫療在全球有很高的地位,有兩所名列前茅的醫學院,認為議員在提出意見的時候若要比較其他國家,不應提出個別數字,從而「妄自菲薄」。
陳克勤陳克勤
陳克勤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