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詞有理:形勢比人強
近年西方國家經常放言要避免對中國「天真」,這該如何理解?如果他們要求中國照搬西方那一套,改變政治體制,那確實是太天真。但如果他們將與中國維持正常經貿關係說成「天真」,那只能說明他們太反智。德國總理紹爾茨正式敲定下月初率領企業代表團訪華,希望加強經貿關係,惟西方盟友們頗有微詞,大概又是認為德國「天真」。其實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德國作為工業大國,實在離不開中國市場,訪華尋求商機是理所當然的事,這不是天真,而是面對現實。那些抱着冷戰思維、將反華反俄視為政治正確的西方政客,才是真正的「天真」。
在此之前,德國官員也曾多次揚言要減少對中國的依賴,脫鈎的聲音甚囂塵上,紹爾茨本人也不例外。後來德國政府終於想通,再也不提脫鈎,反而主動上門尋求合作。這就叫形勢比人強,當今世界紛紛擾擾,危機重重,德國尤其深陷俄烏戰爭泥沼,不得不想辦法走出困境。當然,紹爾茨走出這一步並不容易,顯然是頂着不少壓力,包括來自國內和國外的,這更加顯得難能可貴。
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考量,每家企業都在爭取本身的利益。近期德國企業紛紛增加在華投資,用實際行動回應脫鈎的噪音。大眾汽車投資24億歐元,與中資企業合作開發自動駕駛技術;巴斯夫化學公司投資100億歐元,與中資合作在廣東湛江設廠;寶馬汽車亦計劃將英國的主要生產線轉移到中國……凡此種種,皆證明德國企業看好中國市場。紹爾茨政府改變對華態度,由鼓吹脫鈎轉而擴大合作,正是基於這個原因。
較早前中資入股德國第一大港口漢堡貨櫃碼頭,引起西方不少反對聲音,歐盟委員會甚至警告德國政府不要批准。但紹爾茨力排眾議,可能在本月底前拍板通過,也就是說,這可能成為他下月訪華的見面禮。在商言商,中德分別是世界第二和第四大經濟體,加強經貿往來和港口合作,對雙方都有好處,其他國家有何權利說三道四?
天下苦美久矣,這些年歐洲被美國牢牢控制,只能亦步亦趨,沒有戰略自主可言。現在德國終於逐漸清醒,與其充當美國附庸,不如將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裏。作為新冠疫情爆發以來首位訪華的G7國家首腦,紹爾茨此行必然不會空手而回。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