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言集:屯荃鐵路
《施政報告》提出要建三條鐵路:港深西部鐵路、中鐵綫、將軍澳綫南延線。第三條鐵路是南延線,服務於將軍澳區,全局意義不大。
港深西部鐵路作用最大,稍為填補港珠澳大橋不設鐵路橋的缺陷,向西打通與深圳西部的連接,分流香港與深圳在羅湖、落馬洲的口岸聯繫。在深圳羅湖站擴建後,東鐵綫可與深圳的區內區外地鐵、城鐵、高鐵各線連接,由此形成香港與深圳三線的鐵路接駁羅湖、福田的高鐵線與前海西部。三者都同時可伸延至廣州,以及經廣州至珠三角的鐵路網,這會是香港在基建融入珠三角以至全國鐵路網的關鍵,意義與作用重大。可惜還缺少香港與珠三角兩岸的直接鐵路,只能寄望深圳與江門跨珠江口的鐵路。不過,這也是上屆政府的決議,李家超政府只是承接,希望可加快建造。若能國際招標,不由港鐵包辦,由內地公司承接,不單止成本可控制,更可與內地鐵路系統更易並軌連接。
另一條中鐵綫,由元朗錦田,經葵涌至九龍塘,目的是紓解屯馬綫的壓力,有利九龍與新界西的連接與發展,也有助發展九龍塘為交通樞紐,增強九龍市區與元朗的聯繫。
這些新建鐵路都沒有致力於把香港現有鐵路的網絡化,基本上還是就某條線路新設和加強,沒有重新組合布局。
原來的鐵路發展規劃,在新界區本可有兩個循環線,一是北環綫連上東鐵、西鐵。中鐵綫有助這一環的擴展與改善。二是屯門至荃灣綫,把屯門的西鐵、輕鐵連上荃灣港鐵綫,還可經葵涌駁上東涌綫、機場綫。可惜對於後者,政府一直以需求不足為由抗拒建設。現有需求不足與基建先行的策略相反,不但青山公路一帶有發展的餘地,且可把屯門的人口中心連上荃灣的人口中心,補充屯馬綫覆蓋的不足。
建中鐵綫不建屯荃綫,不知政府的選擇理由,但要加強新界與九龍的結合,進一步發展香港從北從西與內地融合,首先是改善香港內部的軌道交通網絡。後者接載量大,在土地佔用、旅客使用時間效益和環保方面都勝過汽車的道路交通。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還需時間才可與鐵路競爭。
為甚麼不可以把中鐵綫與屯荃綫同時上馬,或甚至以屯荃綫先於中鐵綫,因為中鐵綫已有屯馬綫的支持。循環線有網絡效益,作用不僅限於新建線路,且可大大提高整個系統作用,引發出新的需求。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