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簡約公屋難紓壓 完善房策須撤辣

特首李家超上任後首份《施政報告》前日如期出爐,惟市場預期的樓市減辣甚或撤辣措施,未有出現,令普羅大眾大失所望。誠然,報告中房策部分着墨甚多,足見解決房屋難題,未來仍是港府施政的重中之重;然而,內容了無新意,部分措施更予人「舊酒新瓶」之感,實難讓市民安枕。一夜過後,李家超昨日如約登上大氣電波時,聽眾一面倒埋怨,金句連連,充分反映了市民對《施政報告》的不滿;奈何港府固執己見,難道不怕動搖港人對新一屆政府管治的信心?
側重速度 難保質素
新一份《施政報告》中,最大亮點的房屋政策,當數李家超提出在未來5年內興建3萬伙「簡約公屋」。惟坊間普遍認為與過渡性房屋差異不多,甚至有行徙置區回頭路、濫竽充數之嫌,尤其是簡約公屋將以集裝箱組裝合成法興建。雖然至今未見實物或設計圖,惟輿論普遍認為,簡約公屋的構造,或與本港現有的社區隔離設施分別不大,自然有所顧慮。畢竟現有社區隔離設施的設計,屢屢遭人詬病,唯一優點也只有「興建速度快」一項,與舒適、安居樂業等字眼全然沾不上邊。隔離數天,仍可將就;一住數年,誰能忍受?
誠然,簡約公屋始終是過渡性質,旨在短期內大幅縮短公屋輪候時間,同時為港府興建公屋爭取時間,興建速度自然比起質素來得重要;然而,簡約公屋能否取得成功,仍取決於港府,能否實現未年10年內建成36萬個公屋單位這一目標。前事歷歷在目,幾乎每屆政府提出的目標建屋量,往往都是畫餅充飢,最終均未能達成;假如今次目標也是另一張「大餅」,市民屈就簡約公屋5年後,仍被迫搬回劏房,只會感到被官員忽悠,怒氣自然倍增!
事實上,即便36萬個公屋單位如約而至,港府也只是解決了一部分人的房屋需求,受惠的主要是基層,對於不符合公屋輪候資格的夾心階層,乃至中產來說,置業依然是遙不可及的目標,這也是坊間對《施政報告》最為失望的地方。比起如何縮短公屋輪候時間,報告中關於增加居屋及私樓供應、推動二手樓流轉等方面,篇幅相對較少,主要措施僅有重推私人參建資助房屋、壓縮造地程序、增加土地供應等,幾乎隻字不提樓市撤辣。
民間智慧 遠勝官員
港府12年前推出樓市辣招,目的是打壓炒風、壓抑樓價,惟往後樓價一再破頂,足見辣招在樓市暢旺時收效甚微。如今樓市已有調整,市場普遍認為再無炒家,辣招只會減慢二手樓流轉,從而減少供應;早在《施政報告》發表前,民間已有大量聲音,呼籲港府減辣,甚至全面撤銷辣招。奈何港府未有從善如流,樓市減辣措施只針對海外人才,港人一無所得。於是乎,在昨日的電台節目中,大量市民向特首抱怨,更是促請港府要懷「父母心」,體恤港人之苦;可惜的是,回應市民訴求時,李家超只堅持辣招仍有存在價值,卻未有說出價值何在。
更令人無奈的是,特首既然把樓市減辣措施,視作搶奪海外人才的「殺招」;為何又看不出樓市減辣,一定程度上亦有助於挽留本地人才呢?如此厚此薄彼,不招民怨嗎?有聽眾直斥,「苛政猛於虎」才是本港流失人才的主因,足見民間智慧,遠在官員之上;除了與世界脫節的防疫措施,難道如今仍維持樓市辣招,就不算苛政嗎?若非苛政,港府何故又認為針對海外人才減辣,能夠搶奪人才呢?
本港樓市現時一沉不起,買樓即變負資產的慘況比比皆是,不少中產身家大縮水,港府堅持以辣招妨礙二手樓流轉,難道就不會堅定中產「止蝕離場」的決心嗎?更何況,縱然樓價節節下跌,仍非夾心階層所能負擔,港府不撤辣,最終只會兩頭不到岸!要穩定樓市,同時協助港人一圓置業夢,只有「增加供應」一途,辣招根本已無存在價值!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