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無驚喜 房策仍然多顧忌
特首李家超昨日發表任內首份《施政報告》,洋洋灑灑講了三句鐘,方方面面都有着墨,可惜方方面面都欠缺驚喜。房屋政策繼續是重中之重,最大亮點是興建3萬個「簡約公屋」,冀未來5年整體公營房屋供應量較上個5年大增五成。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所謂簡約公屋其實同過渡性房屋分別不大,挖東牆補西牆,換湯不換藥,只能算是聊勝於無。
簡約公屋 聊勝於無
儘管民調顯示,多達三成市民對施政報告沒有期望,但作為落實「愛國者治港」後的特區政府,人們依然期望新政府跟歷屆有所不同。昨日李家超長篇累牘講解施政報告,在疫後內憂外患之際,外界最關注是房屋問題和搶人才問題,皆因前者是所有社會問題之源,後者在移民潮愈演愈烈下,提升競爭力已是刻不容緩。
房屋方面,李家超提出簡約公屋,未來5年興建約3萬個單位,並將現時約6年的輪候公屋時間即時「封頂」,結合簡約公屋和傳統公屋總供應量,目標是將輪候時間在4年內降至約4年半。
所謂簡約公屋,即是以標準簡約設計和組裝合成快速建成,輪候傳統公屋3年或以上人士可申請入住提早上樓,並可保留輪候傳統公屋位置,之後遷入傳統公屋。
驟眼看,簡約公屋壓縮建築時間,的確可加快上樓,但實際上,簡約公屋跟現有的過渡性房屋分別不大,不過換了名堂而已。李家超表示,政府會繼續與民間協作,落實已規劃約兩萬個過渡性房屋單位,意味該兩萬個單位完成後,過渡性房屋便功成身退,簡約公屋則取而代之。東挖西補,所謂增加供應一直只聞樓梯響,實質傳統公屋供應量並無增加。
當然,市民亦明白增加公屋供應不能一蹴而就,李家超承諾壓縮造地程序,由「生地」變「熟地」縮短一半時間,這一點絕對值得肯定,亦是本報一直所倡議,惟僅以簡約公屋作為增加供應的擋箭牌,最終必然問題叢生。過渡性房屋最大的問題是居住年期有限,許多人未等到上樓已要遷出,結果只能返回劏房。簡約公屋同樣有租住年期限制,難保不會出現同樣問題。何況簡約公屋設計必然較傳統公屋簡陋,選址偏遠,社區配套設施亦未必完善,吸引力是否足夠,實屬疑問。
再說,本港不獨面對土地不足的問題,建造業人手不足令建築時間延長、工人工資過高推高建築成本等,俱令樓價愈來愈貴,等上樓的時間愈來愈長,這些問題同樣必須解決。港府有意為安老院舍引入外勞填補人手不足,其實同樣應該大刀闊斧為建造業輸入外勞,不要因為工會施壓便拖拖拉拉。
不可不知,目前私樓樓價已下挫逾一成,多間大行預計到了明年甚至下挫三成,悲觀情緒蔓延。在這樣的情況下,港府便不應再蕭規曹隨,推出已經12年的樓市「辣招」理應撤銷。事實上,當局事先放風,讓外界產生「撤辣」期望,無奈到頭來「撤辣」僅限於合資格外來人才,而且要居港滿7年才獲退還印花稅,香港市民完全不受惠。
無助托市 難以留人
顯而易見,此舉不僅無助刺激樓市,對人才在港置業的吸引力亦非常有限。雖云政府不想激起炒風,又欲藉此綑綁人才留港,但7年絕非短時間,瞻前顧後的結果,是兩頭不到岸,托市留人皆無助。必須強調,一個自置物業已是許多香港人的畢生財產,倘政府任由樓價急瀉,無異於任由市民身家大縮水,安居樂業肯定無從談起。正如本報多次指出,目前樓市下行,已到了撤辣時機,不能再拖,而增加公私營合作建屋更是加快供應的不二法門。李家超表示將物色私人發展商參與興建資助房屋,但着墨不多,可能擔心引來利益輸送爭議,反映房策仍多顧忌。
至於「搶人才」亦是施政報告重點。除了讓來港人才置業後獲退還印花稅,李家超亦提出由財政司司長帶領「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以具針對性和吸引力的特別配套措施,將重點企業引進到港;政務司司長則領導「人才服務窗口」,向人才提供一站式支援;並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羅致高薪人才和全球百強大學畢業生來港發展。措施看似面面俱到,但有無實效才是關鍵。
競爭對手新加坡最近推出「海外網絡和專業簽證」計劃,一樣對準高端人才出招,簽證期延至5年,配偶也能在當地工作,反觀香港「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為期只有兩年;更何況港府無意大幅放寬入境防疫限制,疫苗通行證到明年也不會取消,對比已沒有防疫限制的星洲,香港對國際人才的吸引力明顯不足。不難估計,「搶人才」最終可能又是淪為「優才政策」翻版,只能吸引內地高端人口來港,再將香港作為走出去的跳板。
在移民潮絡繹不絕之下,港府不得不承認兩年間已流失14萬勞動人口,加上抗疫未見盡頭,經濟奄奄一息,樓市一沉不起,超級通脹又隨時殺到,奈何施政報告未見突破新政帶領港人走出困局。所謂「為市民謀幸福,為香港謀發展」,仍是一個願景而已。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