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強詞有理:政客無腦

語不驚人死不休,是許多西方政客的共同特點。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日前在一個公開場合揚言,若俄羅斯以核武攻擊烏克蘭,西方必將強硬回應,把俄軍「殲滅」。這分明是拋浪頭博眼球,博雷利是甚麼東西?他不過是歐盟官員,而歐盟本身並不是軍事組織,有何資格越俎代庖?北約尚且不敢發此狠話,一位歐盟官員何德何能「殲滅」俄軍?
有人說得對,許多歐洲政客其實是美國的代言人,他們只關心美國利益,不會關心歐洲利益,所以恨不得挑起歐洲大戰甚至核大戰,這樣美國主子就開心了。殊不知,一旦俄烏衝突演變成歐洲大戰和核大戰,首先被毀滅的就是歐洲,然後全世界陪葬,任何國家都無法獨善其身,美國也不會例外,豈止俄軍被「殲滅」而已。歐洲政客不斷推波助瀾,到底是無知或是無腦?
還是法國總統馬克龍比較清醒,他日前明言,鑑於法國的根本利益,假如俄羅斯在烏克蘭使用核武器,法國不會以核武器回應,因為法國不想看到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這是自私嗎?不是自私,而是對法國、歐洲乃至全世界負責,相對於那些唯恐天下不亂的愚蠢政客,馬克龍無疑理智得多。在歐洲國家中,法國一向是最具有戰略自主和外交獨立意識的國家,不會唯美國之命是從。雖然在俄烏衝突中法國不得不選邊站隊,也不得不對烏克蘭提供一些援助,但始終把握分寸,不願逾越底線,更不願充當反俄炮灰。
可以見到,隨着俄烏戰爭不斷拖延,歐洲國家援烏熱情正迅速冷卻,尤其是身受其害的德法等歐盟大國,顯然不想再做無謂的付出和犧牲。他們都清楚,這場戰爭繼續打下去,死的是烏克蘭人,受創的是歐洲,得益的是美國。烏克蘭政府淪為美國政治傀儡,不得不聽令行事,但歐盟又有何理由為他人作嫁衣裳?最近德法官員紛紛批評美國趁火打劫,一方面利用「天價」天然氣斂財,一方面藉美元霸權收割全球,怨氣之大可想而知。
說到底,國與國之間只有永恒的利益。西方陣營表面上很團結,對俄羅斯同仇敵愾,實際上各懷鬼胎,都在打自己的小算盤。美國大發戰爭財,德法不甘被其收割,遲早各走各路。也許只有等到那一天,這場戰爭才能結束,時間在俄羅斯這邊,目前根本沒有必要動用核武。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