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康健站落成 料縮基層醫療輪候時間

基層醫療服務供不應求,登記成長者健康中心會員需以年計。 基層醫療服務供不應求,登記成長者健康中心會員需以年計。
基層醫療服務供不應求,登記成長者健康中心會員需以年計。
【本報訊】本港基層醫療服務供不應求,有消息指行政長官將於本周三(19日)發表的首份《施政報告》中,增設「基層醫療管理局」,由政府撥款向非牟利機構及私家醫生等「買服務」提供基層醫療,減輕公營醫療負擔。行政會議成員、前安老事務委員會主席林正財昨日指,上屆政府已開展基層醫療的不同服務,18區的地區康健站或中心在今年內陸續落成及營運,有望縮短輪候時間;但表示不知會否設立「基層醫療管理局」,以及施政報告會否提及相關事宜。
登記長者健康中心排3年
由衞生署營運的18區長者健康中心,過去5年輪候成為會員的時間中位數升兩倍,當中屯門湖康中心須排逾3年始成為會員,最短的葵盛中心亦需等13個月。而近年斥資近19億元設立的地區康健中心及康健站,其登記成為會員時間亦以月計,有立法會議員批評不合理。
對於基層醫療需求事宜,林正財就認為,市民可能對不同的基層醫療服務產生混淆,而某些區域的衞生署轄下長者健康中心可能輪候時間較長,相信隨着各區康健中心陸續落成,輪候時間會縮短。
基層醫療以預防及地區為本,做好醫社合作、公私營合作,社區不同團體機構均應納入網絡之內,而購買私人機構的服務是其中一個方法,善用地區力量,做好地區預防工作。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