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坦言集:香港取捨

香港有些人擔心,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會被新加坡超越。這不是杞人憂天,而是正在進行。除了香港不作為,在各方面還是故步自封、不思進取外,更重要的是國際金融體系正在進行嚴重的分化,分化的推動者是美國,目的是打擊異己,排斥它視作敵人的俄羅斯、中國、伊朗等不順從美國的國家。
由於美國連同西方制裁的範圍愈來愈大,特別是二級制裁,影響與被制裁國家有貿易等來往的其他國家,侵犯後者的現有利益,即使礙於美國的權勢霸道,未必起而反抗,也會採各種不同方法來逃避美國的長臂干預,只是美國還是強硬到底,不知妥協,結果便是世界開始二分。一方是美國及其西方、日本盟國,以及受其威嚇不敢不從的國家;另一方是被制裁的國家,以及發展中國家裏的大國,有足夠的實力,不怕美國壓迫。這個二分在美國的脅迫下,分裂愈來愈惡化而且清楚。
對於香港來說,一是作為中國的領土,必定要堅持中央政府的立場,不能背叛國家,更何況香港與中國內地同受美國的制裁,已顯示出美國對中國的敵對態度,香港讓步妥協與否,都不會使美國不會制裁香港。
二是香港是國際城市,依賴國際化而發展,當今國際二分化下,香港是維護與美國西方的連接,而犧牲與其他美國體制以外的國家關係嗎?要維護美國體制,便不得不與內地有所隔離,甚或對立起來,「一國兩制」不可能容許,中央政府也不會坐視不理。
更重要的是,國際大勢的變化,除美國霸權猖獗,並以此支撐美元霸權、美國現有的繁榮,美國的盟國如歐盟、英國、日本等,已處於長期衰落之境,全球經濟的發展重心在中國,也在印度、印尼、巴西、中東等的大國,它們都是被美國霸權所分化,推往對立面,與中國、俄羅斯、伊朗等同屬非西方陣營,也與西方有矛盾。香港的取捨,是捨未來國際發展的重心,取老大沒落的西方?為的是現有的既得利益,抑或是未來的巨大發展機會?
香港不用與美國對抗,一個拖字訣,仍可以現有制度優勢在美國體制內繼續發展,但重心是與內地發展非西方體制的機會,且坐視歐盟在烏克蘭戰爭中的變化。在歐盟對美國動搖之時,還可以發展與歐盟的金融、經濟與其他關係。美國體制不是牢固,一如美國霸權不是天下無敵。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