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海關搗值3000萬冒牌貨

馮衛正(左)及李宇翔講述案情。 馮衛正(左)及李宇翔講述案情。
馮衛正(左)及李宇翔講述案情。
包括 世盃球衣 波鞋 手袋 破14案拘5人
香港海關於上月28日至本月11日,一連兩周打擊跨境轉運及供應本地冒牌貨品行動,偵破14宗案件拘5男女,檢獲逾6萬件包括手錶、手袋、波鞋及今屆世界盃決賽周國家隊球衣等冒牌貨品,總值約逾3,000萬元。這些冒牌貨中,運往不同國家或地區的質量存頗大差異;有本地網店更保證所售冒牌貨為正貨,實則魚目混珠欺騙顧客。海關呼籲消費者應光顧信譽良好的店舖或網站,如有懷疑應向有關商標持有人或其代理商查詢。
海關版權及商標跨境調查組指揮官馮衛正表示,海關一直巡查全港各區俗稱拆貨場的物流公司,從源頭堵截跨境冒牌貨物。惟最近發現部分拆貨場運作時間不定時,甚至在深夜卸貨,關員經監視後,鎖定4個分別位於流浮山、元朗、葵涌及青衣的風險較高拆貨場。海關遂採取代號「追跡者III」的執法行動,出動40人偵破14宗案件,拘捕一男4女(26至49歲),檢獲約6.3萬件懷疑冒牌貨,市值逾3,000萬元。今次檢獲的冒牌貨總值,打破過往「追跡者」行動的紀錄,相信是全球疫情紓緩下,物流復甦的緣故。
該組高級調查主任李宇翔稱,偵破的14宗案件中,其中12宗的冒牌貨會郵寄至匈牙利、美國、塞內加爾、印度及以色列。餘下兩宗則涉及本地派遞,第一宗在葵涌一間物流公司,發現兩個載有20對波鞋的包裹,關員作監控派送,把冒牌貨派送至北角一商場的分拆單位,搗破一個售賣冒牌波鞋的迷你儲存及包裝中心,並再檢獲9對波鞋,拘捕28歲收貨女子,同日再拘捕26歲女租客。
售價與正貨相若 魚目混珠
初步調查顯示,她們在社交平台開設專頁經營網店招客,由於商場單位的儲存空間有限,故待客人落單後再作採購;冒牌貨售價與正貨相若,惟她們竟在網店標明保證正貨,實則魚目混珠欺騙顧客。
第二宗於葵涌另一物流公司,檢獲19件冒牌銀包及手袋的包裹,關員遂到銅鑼灣一商廈單位作監控派送,搗破一間替外傭代購的店舖,檢獲170件冒牌貨,拘捕39歲收貨女子,同日49歲男店主及36歲女售貨員俱被捕。在該店檢獲的冒牌貨質量較差,價錢為正貨一成。另於本周二晚,海關在元朗兩個拆貨場,檢獲兩批共3,000件擬轉運至南美的冒牌足球波衫,該批波衫全屬會出席今屆世界盃決賽周的國家隊球衣,價值約230萬元,相信不法分子趁世界盃臨近出貨圖利。
轉運歐美貨 質素明顯較佳
李宇翔指出,今次檢獲的冒牌貨有多個特點,轉運至海外的冒牌貨,質量及數量有明顯分別,轉運到歐美的質素明顯較佳,手工精細,附有鞋盒,以單件快遞為主。相反轉運往南美或非洲的冒牌貨,質素差劣且手工參差,以大批量轉運,相信作批發用途。而不法分子為逃避海關追查,不惜工本替冒牌貨包裝加工,如在本月6日於青衣一拆貨場檢獲的63箱貨物,當中4,000件手機電池經過刻意包裝,表面貼黑色膠紙,但撕開則發現是遮蓋的偽冒商標。海關強調案件仍在調查,5名被捕男女准保釋候查。
轉運外國的冒牌波衫、手袋及波鞋。(蘇偉明攝)轉運外國的冒牌波衫、手袋及波鞋。(蘇偉明攝)
轉運外國的冒牌波衫、手袋及波鞋。(蘇偉明攝)
在銅鑼灣被捕的涉案男子。(陳嘉順攝)在銅鑼灣被捕的涉案男子。(陳嘉順攝)
在銅鑼灣被捕的涉案男子。(陳嘉順攝)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