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社交媒體播毒成災 青少低估吸食禍害

李少翠(中)及黃成榮(右)講解本港青少年吸毒情況。 李少翠(中)及黃成榮(右)講解本港青少年吸毒情況。
李少翠(中)及黃成榮(右)講解本港青少年吸毒情況。
大麻二酚 貼文瀏覽量飆3倍
本港青少年吸毒問題一向為社會關注,有機構運用人工智能及大數據分析本地毒品問題和趨勢,發現有關毒品的社交媒體貼文及瀏覽量,自2016年起計有所上升,其中有關大麻二酚(CBD)貼文的瀏覽量更在去年急升近3倍。機構亦進行調查,發現12至24歲受訪青少年中,部分低估了吸毒的風險和禍害,五分之一人更認為自己有信心控制對毒品的渴求。有學者建議透過跨專業合作,啟發青少年學習計算每一個行為的後果,助青少年反思違法後果。
香港青年協會青年違法防治中心的抗毒服務,由2016年起運用人工智能及大數據分析本地毒品問題和趨勢,發現有關毒品的貼文由2016年的927篇,大升2.35倍至2021年的3,114篇;瀏覽量亦由2016年近350萬次,增加1.17倍至去年的逾760萬次,貼文多與大麻、搖頭丸、啟靈藥(LSD)、氯胺酮(K仔)和可卡因相關。
自認能控制毒品渴求
深入研究2021年的相關貼文,估計他們吸毒主因包括尋求刺激感(44%)、擺脫負面情緒(38%),以及低估吸毒的嚴重性(15%)。是次分析亦偵測到本港較活躍和高風險的1,000多個社交媒體用戶,部分為疑似吸毒者或毒品賣家,他們常運用熱門的喜劇動畫人物、迷因圖片(memes)、標籤(hashtag)、NFT作品等宣傳手法,讓人對毒品問題掉以輕心,誤以為大麻和其他毒品是流行潮物。
另外,中心於去年11月至今年7月,就濫用藥物的想法及態度,問卷調查方式訪問了參觀禁毒流動展覽車的公眾人士,發現在1,289名12至24歲受訪青少年中,部分低估了吸毒的風險和禍害,例如認為「假若我吸毒,我也有信心控制對毒品的渴求」(20.3%)、「我認為吸毒有助緩和緊張情緒」(17.8%)和「吸毒純屬個人選擇,並不會對他人造成影響」(16.9%)。
該中心督導主任李少翠表示,部分青年對毒品抱有錯誤觀念,尤其CBD近年被標榜為減壓和保健產品,誘使青年降低戒心,擔心CBD成為青年的「入門毒品」。她認為,在禁毒輔導治療和預防教育上,有需要增加青年對CBD、四氫大麻酚(THC)、大麻和新興毒品的正確資訊。她亦建議持續運用大數據分析,配合社工前線經驗,了解最新社媒用戶對毒品的態度及行為模式,制訂出針對社交媒體用戶的禁毒教育,盡早對潛在危機用戶提供適切的教育和輔導。
倡多方合作加強教育
香港城市大學社會及行為科學系黃成榮教授指,對一些入世未深青少年,倘他們或朋友曾接觸毒品、在學校缺乏成功感、在家庭缺乏照顧、容易誤信毒品無害等,他們會主動嘗試毒品機會將大增。他建議透過跨專業合作,啟發青少年學習計算每一個行為的後果,如果違法,需負刑責之餘,亦可能對前途或家人有所影響。
大麻二酚產品是大麻的提取物。大麻二酚產品是大麻的提取物。
大麻二酚產品是大麻的提取物。
有關毒品的貼文數目及瀏覽量有關毒品的貼文數目及瀏覽量
有關毒品的貼文數目及瀏覽量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