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調查幼兒減少觸碰外物 近七成家長憂礙成長

調查指當發現子女觸摸不潔物時,家長會立即喝止及消毒幼兒雙手。 調查指當發現子女觸摸不潔物時,家長會立即喝止及消毒幼兒雙手。
調查指當發現子女觸摸不潔物時,家長會立即喝止及消毒幼兒雙手。
【本報訊】明日10月15日為「全球洗手日」。新冠疫情令不少家長變成「緊張大師」,不准孩子手多多。有機構昨公布全港首項「幼兒觸感調查」結果,發現當子女觸摸看似不衞生的物件或人士時,逾六成受訪家長會立即喝止及即時消毒幼兒雙手;近七成同時憂慮幼兒減少接觸外界而窒礙成長。研究指缺乏觸摸對幼兒性格及心理、語言發展、溝通技巧及學習能力均有不同程度影響。
調查訪問共300名兩至五歲本港幼兒的家長,結果顯示,受訪者曾因衞生問題而避免幼兒觸摸其他人或事物,包括公共物品如扶手、升降機按鈕、門把手、欄杆等(78%)、陌生人(74%)、街上物品如超級市場或其他商店內的貨品(69%)、遊樂設施如滑梯、鞦韆、攀爬架、波波池、旋轉木馬等(51%),以及戶外或野生動植物如草地、沙灘、流浪動物等(49%)。更有七成受訪者回家時因未消毒,而不觸摸或擁抱家中幼兒。
缺乏社交觸碰 子女變得內向
調查顯示,63%受訪者堅持完成兩項或以上的消毒程序才觸摸子女,包括以潔手液洗手(69%)、洗澡(58%)及更換所有衣物(56%)。受訪者亦曾因衞生問題與家庭成員發生衝突,最常出現摩擦的對象為「四大長老」(47%)及伴侶(38%)。
多感官學習有助提升幼兒的學習成效,七成受訪家長指子女愛觸碰身邊物品,當他們發現子女觸摸看似不衞生的物件或人士時,逾六成會立即喝止及消毒幼兒雙手。而這種反應恐抑壓幼兒探索觸感的欲望,缺乏社交觸碰對幼兒的社交及大腦認知發展都有所影響,部分家長坦言子女變得內向、孤僻、膽小、害羞,甚至當有人走近就開始感到害怕。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