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第四期肺癌者獲邀 港大制訂精準治療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招募合資格第4期非小細胞肺癌病人參與檢測。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招募合資格第4期非小細胞肺癌病人參與檢測。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招募合資格第4期非小細胞肺癌病人參與檢測。
網上招募1800人 分析腫瘤類型基因變異
肺癌是本港頭號「癌症殺手」,而非小細胞肺癌是最常見的肺癌類型。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開展全港最大規模肺癌真實數據計劃,招募1,800名合資格的第4期非小細胞肺癌病人,免費提供「全面癌症基因檢測」,目前招募到的病人中有逾30%人發現有多項基因突變。因應病人的檢測結果,港大醫學院、港府、醫院管理局及私營醫療機構將聯手為其制訂個人化精準醫學計劃。
根據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2020年的數據顯示,該年共有3,910人死於肺癌,佔所有癌症死亡人數的26%;非小細胞肺癌是最常見的肺癌類型,佔所有肺癌病例的82%。
檢測基因準確度達99%
精準治療是癌症治療的大趨勢,透過檢測患者腫瘤獨一無二的生物標記,醫生可為病人度身訂造最合適的治療方案。港大醫學院推出多方合作計劃,由即日起至明年6月19日招募1,800名合資格的第4期非小細胞肺癌病人,為他們免費提供「全面癌症基因檢測」。相關檢測可以一次偵測到超過300種基因,準確度達99%,以收集到的數據分析患者腫瘤類型、基因變異情況,繼而提供建議治療選項,以及合適的臨床試驗等,讓患者得到更好的預後和延長存活期,同時保持良好的生活質素。
有興趣者可於網上報名、致電9500 2757或電郵nsclcgen@hku.hk與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臨床腫瘤學系的研究團隊聯絡。是項計劃的篩選結果取決於配額、醫生的專業判斷及決定。合適的申請者會被安排到其鄰近的7間公立醫院腫瘤科中心接受檢測及治療,相關醫院包括瑪麗醫院、伊利沙伯醫院、威爾斯親王醫院、基督教聯合醫院、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瑪嘉烈醫院及屯門醫院。
香港大學醫療系統臨床腫瘤科醫生李詠梅指,該計劃目前招募到的首152名病人中,除3種常見的基因突變外,超過30%病人身上還發現更多基因突變,檢測結果有助醫護人員制訂相應的標靶治療方案。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