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坦言集:戰局惡化

俄羅斯反擊烏克蘭,不再克制,轟炸基輔及烏克蘭餘下主要城市的電力通訊、交通系統,只差沒炸總統府。這次相信還只是警告,仍有更厲害的下着。很簡單,從開戰以來,俄羅斯便沒有封鎖烏克蘭與北約的運輸通道,北約援烏的武器、軍用物資可源源不絕的供應,俄羅斯打的還是高度克制的特別軍事行動。今次改變,是烏克蘭和北約等炸北溪管道和克里米亞大橋引發出來。北約若仍堅持支援烏克蘭作戰,下一步便是俄羅斯炸烏克蘭現有與西方的運輸通道。北約加強在烏的防空能力,只可減低打擊的效果,實際上是無可防禦。通道一毀,烏克蘭餘下領土便成孤城,在烏東地區的軍事行動也無以為繼。由此會產生戰局的大轉變,這幾天且看俄羅斯的空襲怎樣進行。
俄羅斯大炸之後,美國、歐盟強烈反對,加強軍援,但若運輸通道截斷,軍援便成空話。於是美國歐盟會否借北約之名進行直接出兵來維持軍援,維持烏克蘭戰場上的戰事呢?
俄羅斯警告它還有核武,即使保證盡量不動用,會否動用便取決於北約的舉動,北約軍隊已以僱傭軍名義進入戰場。戰事擴大後,北約是否會調動更多的軍兵援烏,俄羅斯又會怎樣對之攻擊呢?戰事不僅從地域上擴大,且會直接把北約與俄軍公開對壘。白羅斯亦不會坐視不理,該國已宣稱有50萬新兵可枕戈待發。俄羅斯的30萬後備役新軍亦正陸續投入,俄羅斯是準備大戰,美國、歐盟是否有同樣的準備呢?
炸北溪管道、炸克里米亞大橋,美國應有預謀,也應估算俄羅斯的反應。於是,美國是故意挑釁俄羅斯,以激起大戰?抑或是借大戰風險,動員歐盟更大的參戰呢?美國不可能不知這兩件事,讓烏克蘭自把自為。因此,這會是提前決戰,希望在冬天來臨歐洲受困之前要解決烏克蘭戰爭嗎?美國是深謀遠慮,抑或是作出戰略失誤的計算呢?
無論如何,烏克蘭戰爭的形勢惡化,歐洲政府與民眾能否有足夠的政治能力抑制大戰的爆發?不然,大戰之下,歐洲與俄羅斯同毀,美國漁人得利。中國會否通過聯合國發動干預,促使和談呢?且大戰會進一步惡化全球已陷衰退陰影的經濟。是歐洲大戰會救了美國的大衰退,抑或是歐洲大戰造成比30年代大衰退更惡劣的危機,戰爭亦未能克服,反更為失控?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