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抗疫路漫長盼望 通關夢虛幻渺茫

政府早前把入境檢疫措施由「3+4」一口氣放寬至「0+3」,取消入境隔離,幅度超出不少人的預期,令人以為官員一改拖泥帶水作風,更加惹人有更大期望,以為這幾個星期內會有更多好消息,「0+0」在望,可是政府高層昨日澄清,原來這是「美麗」的誤會。
各界包括商界重量級人馬,都先後發聲,希望現時「0+3」的入境安排政策盡快改為「0+0」,更有商界背景議員放風指最快上周成事,或兩星期內會公布,令大眾都有一定程度憧憬,然而政府高官昨日在社交平台表態,強調「0+3」是最恰當的安排,暫無意更改至「0+0」。言下之意,本月內甚至11月都難以成事,今年內亦未能樂觀,相信不少人頓時感到失望。
高官指特區政府抗疫路上絕不「躺平」,「0+3」是深思熟慮後所踏出的重要一步,是最恰當的安排,實施兩周以來,訪港旅客數字亦有回升,並聲稱明白商界對放寬防疫政策抱有很大期望,但政府必須在抗疫路上審慎平衡風險,否則疫情一旦反彈將令大家得不償失。這番話當然有其道理,然而非常時期,並非講大條道理的時候,多個西方甚至亞洲國家,每日五位數字確診,情況比香港更惡劣,卻陸續放寬入境,道理又何在呢?說這些地區抗疫「躺平」,相關政府亦不會反駁,他們急不及待開關,想盡快救經濟回應市民需求,明顯視民情重於疫情。
在國家以動態清零為大原則,港府行每一步,當然有其顧慮,最怕負上抗疫「躺平」的罪名,現階段,經濟並非最優先,而是把疫情視作重中之重,市民可以理解政府的決定,卻不一定諒解。政府拒絕進一步放寬入境檢疫措施,卻沒有清晰時間表或路線圖,下一步會如何?市民望天打卦,等了接近3年,還要等多幾個月,或者又多3年?若果疫情反彈至五位數字,是否立即收緊入境檢疫,一切又從頭來過?
其實即使政府公布實行「0+0」,也可能與市民期望有落差,行會成員高永文表示,「0+0」並不等於解除所有入境防疫措施,仍會維持核酸檢測的安排,故與現時措施差別不大,對旅客吸引力打了大大折扣。本港疫情近月都在三、四千宗徘徊,昨日新增4,890宗確診個案,雖略有回升,但仍然平穩,與清零當然有一大段距離,短期內想跌至數百宗亦應該很困難,市民當然會有疑問,政府要有怎樣的數據,才可以徹底解封?
逆向隔離還是只聞樓梯響,連選址或配套還未有決定,相信正式實行還要等一段時間,與內地免檢疫通關,更加遙不可及,只能退而求其次,希望縮短檢疫日期,以及盡可能在香港預先隔離。當港府自己都是見步行步,缺乏完整計劃,外人對香港又何來信心?也難怪不少港人有離心,為的只是自己掌握自己人生。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