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正視情緒病 積極治療

調查指不少情緒病患者曾被質疑工作能力。 調查指不少情緒病患者曾被質疑工作能力。
調查指不少情緒病患者曾被質疑工作能力。
調查:近六成受訪者避談 疾患惡性循環
今日是世界精神健康日,據統計本港每5人便有一人在生活中受不同程度情緒病困擾,可見情緒病患者在港並不罕見。有機構進行調查發現,逾80%港人認為情緒病患者的工作能力會受到病情影響,包括在工作期間出現情緒不穩、情緒爆發、經常請假等;有68%情緒病患者曾被質疑工作能力。機構提醒,患者須正視病情,積極治療,同時社會人士也應體諒患者,避免令他們陷入惡性循環。
亞洲精神藥理協會分別向市民、醫生及情緒病患者進行問卷調查,共收集逾300個回應,發現無論是一般市民抑或情緒病患者,均有接近60%表示不願意或非常不願意透露自己患有情緒病;逾半受訪醫生亦稱,有50%或以上情緒病患者向工作夥伴隱瞞病情。
受抑鬱困擾 一年轉職4次
調查亦發現,逾80%醫生表示,歧視會影響患者病情,如社交、工作表現等,其中就有68%患者過去曾因病情而被質疑工作能力,以及逾半患者被拒絕聘請、辭退、降職、調職、減薪,無法升遷等。
Kate(化名)憶述中四時曾受校園欺凌,加上讀書及文憑試壓力,導致情緒備受困擾,曾經想了結生命,直至完成中學獨自求醫才證實患有抑鬱症。畢業後從事零售業及客戶服務,由於需要經常覆診,她曾向上司表示自己有抑鬱症,但上司認為不能以此作為理由而影響工作,故約一年間輾轉轉過4份工作。
及早就醫 服藥後病情可控
精神科專科醫生王明爍強調,情緒病患者不能單靠意志力來控制病情,若沒有適當治療,會對腦部和身體造成嚴重影響,患者工作及社交生活亦會受牽連。他重申,情緒病與其他疾病一樣,只要患者及早接受治療,病情是可以控制。至於康復期間,患者需按指示用藥,同時亦要保持良好生活習慣,應該多與親友和同路人傾訴、分享想法,若出現極端情況,應適時求助。
本港每5人便有一人在生活中受不同程度情緒病困擾。本港每5人便有一人在生活中受不同程度情緒病困擾。
本港每5人便有一人在生活中受不同程度情緒病困擾。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