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仗義執言:增民族認同促全面發展

國家領導人曾說「青年興,則香港興」,指出要引領年輕一代認識國家和世界發展大勢,增強民族自豪感和主人翁意識,共建美好香港。然而過去一年國際及本港環境持續轉變,不少新挑戰及新機遇湧現,早前一份問卷調查發現近三成受訪青年表示不認同自己是中國人,可見國民教育仍需進一步加強。
筆者日前聯同多名立法會議員約見教育局局長蔡若蓮並介紹《認識國家發展 講好中國及中國香港故事》倡議書,一方面建議加強推廣中華文化及愛國主義,以提升國民身份認同,如增加中國近代史的教學比重,加強向學生講解國家發展成就及國策最新發展;另一方面要發揮香港背靠祖國聯通國際的定位,強化與國際聯繫,對外說好中國及香港故事。
中央銳意將香港打造為國際創科中心,惟本港創科教育相關課程至今仍局限於興趣班,港府應把握契機訂立創科教育課程綱要,涵蓋STEAM教育,把編程及人工智能列為中小學必修課程;增撥資源為教職員進行相關培訓,並研究把資訊科技支援人員的臨時設立合約職位轉為學校編制內的教職員;職專教育方面,課程設計應加入行業的參與並優化課程設計和編制、增加實習時數,生涯規劃則要結合資歷架構、應用學習及應用學位,憑資歷架構晉階;同時要加強吸納境外學生,致力發展成國際人才培訓中心。
青年是推動社會前進的最活躍力量,對社會發展關係重大。期望政府研究把建議納入施政報告,並優化本港的國民教育工作,提高民族認同感;亦要盡快制訂發展藍圖,助青年解決學業、就業、創業、置業困難等問題,讓他們看見希望及有發展的機會。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