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前廳交流會 爭發言如街市賣菜

【本報訊】新政府上任後提出多項新建議,當中包括設立法會前廳交流會,每月一次讓議員與官員直接就市民關注的不同事項交換意見。舉行過三次的前廳交流會,每次均歷時90分鐘,但曾有議員怨聲載道,批評安排不當、時間不足,流於表面,期間議員甚至要爭相發言,猶如街市賣菜。
特首李家超帶同3名司長同副司長在7月13日出席首次前廳交流會,惟已有聲音指未能有充足時間與官員交流,僅是互相認識的機會。李及後指該次交流會只是起點,期望政府和立法會能更主動交流。第二次前廳交流會則於8月17日舉行,由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帶隊,並就「政府打擊衞生黑點計劃」作主要討論,惟負責講解的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佔用太多時間,引起部分議員不滿,認為未有充分機會交流。
每月一次 議員稱效用成疑
第3次前廳交流會,則因疫情而延期,打破政府指前廳交流會將於每個月舉行一次的目標。政府在10月5日舉行第3次前廳交流會,由財金官員帶領多名涉及金融、土地規劃、房屋及運輸等多名局長出席。雖則政府主動提出與議員面對面交流,但有議員認為每月一次90分鐘的交流會並無太大作用,需跟進的議題仍是要以其他渠道處理,擔心到最後交流會只是流於形式,無法真正解決社會問題。另有議員指交流會形式仍有不足,政府需作改善,包括多位議員與一位官員討論,實際情況只是官員應接不暇,出現官員未能及時回答問題,或者太多人同時談話,議員未能清晰聽取官員答覆等。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