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診療 30%新冠康復者 咳喘乏力可斷尾
醫管局聯同大學研究 證助改善肺功能
本港新冠疫情持續近3年,期間逾百萬人確診,染疫後遺症問題備受關注。醫管局聯同多間大學及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跟進中醫對染疫者檢測陰性後仍出現病徵的治療成效,研究顯示,約三成人在治療後,分別於咳嗽、氣喘及乏力等主要症狀均可「斷尾」,惟數據亦揭僅一成康復者經半年中醫治療後,可於「6分鐘步行測試」中達到同齡標準,即多達逾八成人士仍不達標。
醫管局自2020年4月起推出「中醫門診特別診療服務」計劃,為新冠康復者提供最多10次免費中醫內科門診服務。局方聯同3間大學包括浸會大學、中文大學及香港大學,和7間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於2020年9月在2021年12月期間,在約1,300名於「中醫門診特別診療服務」接受治療的新冠康復者中,招募150人成為研究對象,患者主要年齡為51至70歲群組。他們確診時均出現多種病徵,最常見是發燒、疲倦及乾咳。結果顯示,他們在中醫治療後,約29%至37%人分別於咳嗽、氣喘及乏力等症狀可「斷尾」。
半年治療後 20%人仍有肺阻風險
不過,研究又指,有95%參與研究康復者肺功能相較同齡者低,惟即使接受6個月中醫藥治療後,達標比例仍僅由5%升至16%,即多達逾八成人士(約127人)未達標;肺阻塞風險方面,在治療前,有三成患者即45人處於高風險,而經過半年治療後,20%人士(約30人)仍處於有肺阻塞風險。此外,研究數據顯示,治療前原已有8%患者為健康體質的「平和質」,經6個月治療後增至16%,即餘下的84%人(約126人)仍未達「平和質」。
香港浸會大學協理副校長(中醫藥發展)卞兆祥強調,研究對象在6個月治療後,整體肺功能有改善、肺阻塞風險減少。他指,6分鐘步行測試水平是否達標「只係其中一個(康復)指標,整體臨床症狀和體質改善嚟講係好好」。由於研究於第5波疫情前進行,他坦言,就中醫對感染Omicron患者的治療成效需再做分析,且研究期間,兒童確診個案亦較少;至於現時共有多少人出現新冠後遺症,他亦指需要更多研究才可了解。
研究團隊表示,是次研究刊於國際期刊《Chinese Medicine》,亦是本港首項在國際期刊發表的中醫新冠康復診療臨床研究。此研究能提升本港中醫循證科研水平,於國際科研學術平台展示中醫藥的臨床療效,有助在國際間展現中醫學對新冠復康治療的臨床療效和貢獻,有助中醫邁向國際化,未來會積極推動中醫診療服務,加強中西醫合作。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