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濁揚清:印度經濟能否力逼中美
外媒引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數據報道,印度去年第4季國內生產總值超越了英國,成為全球第5大經濟體,有說法更指印度將可能在2029年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討論的焦點隨即落在印度能否更進一步力逼中國及美國,進佔更前列位置。
此前曾有分析估計印度會在2027年躍升為第5大經濟體,難怪印度國內大為鼓舞,力壓前殖民宗主國更激發出龐大的民族主義與愛國主義情緒,但印度的未來發展究竟樂不樂觀呢?
印度的經濟活力和潛力,不但超越了巴西、意大利、法國,更把英國甩在身後,可見有一定程度的實力。英媒早前有文章指出聯合國稱印度人口將在2023年超過中國,反觀中國人口卻愈來愈少,令勞動年齡人口因而下降,勞動力萎縮將令低利潤率勞動密集型製造業的成本增加,並將從中國轉移到越南、印度等勞動力豐富的國家。
印度總理莫迪上月出席獨立75年活動發表演說,承諾將致力令印度在25年內成為發達國家。要發達當然不能將重點放在雞胡式的勞動密集型製造業,而是要在高科技產業中食出十三么。印度雖然也能孕育出不少高科技人才,但這些人才留效本國的意欲不及前往外國發展那麼強烈,人才大量外流,成為印度想要成為發達國家的一大隱憂。
印度另一個頭痛之處是在議會民主制度之下,一項政策由討論到正式拍板出台,往往需要走很多程序,在講究爭分奪秒的高科技領域,政府推動政策缺乏果斷,變相輸在起跑線。曾有評論指昔日「亞洲四小龍」,皆是在威權體制下得以成功發展經濟,倘若講究民主,蹉跎歲月,世上恐怕只會有「小蟲」而不會有「小龍」,觀乎某遠東地區近二十餘年來的議而不決,決而不行,足見此說真實不虛。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