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調查:近半濕疹苦主萌死念

調查發現本港近半濕疹患者有自殺念頭。(胡家豪攝) 調查發現本港近半濕疹患者有自殺念頭。(胡家豪攝)
調查發現本港近半濕疹患者有自殺念頭。(胡家豪攝)
沖涼傷口如針刺 包手腳出街受歧視
濕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一般人或以為「沒有甚麼大不了」,食藥就會好,但實際上濕疹會令患者情緒困擾。有調查發現,本港近半患者甚至有自殺念頭,過半數患者關注心理健康;而患濕疹的兒童及青少年出現抑鬱、焦慮及行為問題的風險較常人高兩至6倍,成年患者則高2.5至3倍。患者翟先生分享曾受人歧視,被笑稱「包到木乃伊咁仲出街」,其心靈受創,更想過跳出窗一了百了。
國際皮膚病患者組織聯盟(亞太區)於8月進行的問卷調查,亞太區共330人受訪,當中116人為香港患者,香港醫護聯盟濕疹關注組昨公布調查結果。在治療濕疹的3大挑戰方面,香港患者有72%認為,濕疹治療和藥物的經濟負擔高昂,66%人認為治療無效,34%人認為等候治療時間長。
未成年患者抑鬱風險高6倍
而香港過敏協會研究指出,過半數兒童及青少年濕疹患者出現抑鬱,其風險較常人高兩至6倍,亦有逾六成照顧者睡眠受影響。成人濕疹患者抑鬱程度與癌症患者相若,焦慮程度更高於中風或糖尿病患者,其風險則較常人高2.5至3倍。
患者翟先生憶述,他永遠不會忘記病發的煎熬:「當時全身都是傷口流膿出血,沖涼時特別痛,冬天可以隔幾日沖涼一次,但夏天避無可避,那種刺痛的感覺就像千支針插在心,如受刑一樣極難受!」夏天時他用舒膚帶包住手腳外出,被路人笑稱「木乃伊」,身心受盡折磨,曾萌生自殺念頭。
患者:有人聆聽安慰好重要
翟先生形容,這個病實在「很難捱」,「希望大家當佢哋係正常人咁看待,講一句加油已經好開心。」他又說,接受情緒治療好重要,「有人聆聽,有人安慰,可以幫到好多。」濕疹關注組及香港過敏協會推出濕疹患者免費心理輔導服務,積極關注濕疹患者的心理需要。
皮膚及性病科專科陳俊彥指大眾對濕疹常有5大誤解,包括濕疹具傳播性、患者體質較弱、要戒口、易於復發、以及孕婦亂飲食等誤解。陳醫生指出,濕疹的成因主要是遺傳及致敏源等因素引起,並不具備任何傳染性,所以大家不必刻意與患者保持距離或迴避。
患者翟先生分享,夏天時用舒膚帶包住手腳外出,被路人笑稱「木乃伊」。患者翟先生分享,夏天時用舒膚帶包住手腳外出,被路人笑稱「木乃伊」。
患者翟先生分享,夏天時用舒膚帶包住手腳外出,被路人笑稱「木乃伊」。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