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坦言集:增量改革

中國變,世界變,香港怎能不變?
變不能止於言語,而是社會上下動手,即使反對的既有勢力,固有思想與利益抗拒,香港還可學內地成功改革之路──增量改革來推動存量改革。增量改革可把改革的措施拿出來在現實中考驗,成者取,敗者棄,還可修改改善。這便可避免執拗的競爭,也符政策試驗的科學精神。增量改革首先可從金融領域開始,因這是香港最具優勢之處,也最容易在新冷戰中受到美國破壞和打擊。
香港國際金融中心一直依賴的是美元離岸市場的運作,縱使有港元,卻是與美元硬掛鈎,香港的金融貿易差不多全用美元。相對而言,雖說有全球最大的人民幣離岸市場,卻只是存款追逐利率與匯率利益,金融運作作用極其有限。全球正在去美元化,香港若還是執着美元不放,將會隨美元而敗,且在去美元化的國際金融動盪中蒙受巨大損失。
香港也應逐步去美元化,一是增強港元在結算支付的作用。例如香港與東南亞貿易可增港元與當地本幣結算,推動港元、債券和其他融資手段。政府也可發基建融資的港元債券,增強港元債券市場的規模與流動性,以此呼應去美元化的趨勢。當然,亦應考慮從與美元硬掛鈎擺脫出來,像新加坡那樣自主操縱與一籃子貨幣掛鈎的匯率制度。總的方向是朝去美元化過渡,步伐可看時機或快或慢。
若瞄準東南亞,港元可借東南亞今後的大發展乘勢而上,成區域貨幣,輔助人民幣的國際化,也藉此使香港本地金融和相關國際服務有所擴展,加強香港作為中國最大離岸國際金融中心角色。
其次是全面引進非西方的金融機構,例如俄羅斯、東南亞、中東以至非洲,以及內地的地方金融機構。一是使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更多元化、多極化,鞏固市場機制,抵銷西方金融機構對香港的壓力和控制。二是讓非西方機構,包括受歐美制裁國家的金融機構在香港有可靠的出路,繼續發展,也可與內地地方金融合作提升雙方國際化和多元發展的道路。
在與內地緊密合作協調下,香港應可靈活地應付西方的各種制裁,運用各種創新手段,瞄準國際形勢的變化,在現實的夾縫中發展,以待下一步美元霸權衰落、無力制裁時作大發展。此中意義便不單止香港內部體制的改革,而是順時勢作戰略與國際角色的大調整。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