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年輕人買樓難題 各界籲增上車階梯

有團體就青年置業問題召開研討會。(林彥汛攝) 有團體就青年置業問題召開研討會。(林彥汛攝)
有團體就青年置業問題召開研討會。(林彥汛攝)
發展商促撤首置印花稅
本港房屋問題嚴重,私營房屋價格高企,公營房屋落成量低,基層市民上樓難,年輕人「上車」更難。有組織昨日舉行研討會,探討解決方案。有地產發展商建議政府更改印花稅稅階,豁免年輕人首次置業的印花稅。有房委會委員則提出「新居屋計劃」,呼籲當局讓29至35歲的青年以優惠計劃購買居屋,例如只需支付一成首期。
地產發展商行政總裁鄧灝康表示,現時年輕人「唔食唔住20年先買到樓」,認為有必要改善房屋問題,建議政府更改印花稅稅階,讓購買自住私樓的35歲以下首次購買800萬元以下自住私樓的年輕人豁免印花稅。他指出,假設青年日後出售物業,則需按當年購入價計算,收回印花稅,以「先住後付」印花稅的形式,避免出現青年置業有特權的問題。同時,亦可以政府利用興建隔離設施的經驗,在「北部都會區」興建青年短期租住設施,例如在白石角興建創科村,並設定3至5年的租期,以解決畢業後短期住房需求。
柯創盛冀准一成首期購居屋
房委會委員兼觀塘區議會主席柯創盛批評本港建屋緩慢,指本港實際有1,111平方公里土地,但可以用在興建房屋的土地面積卻僅只有270平方公里,關鍵在於大量棕地和郊野公園邊陲用地未開發,及開發土地的流程緩慢,以往發展一個地區需時7年,現時發展洪水橋、古洞則卻需要足足17年。他建議發展郊野公園邊陲地帶和棕地等用地,同時又提出「新居屋計劃」,呼籲當局讓29至35歲的青年以優惠計劃購買居屋,例如只需支付一成首期。
新申公屋 30歲以下佔逾半
政府在去年的施政報告提及未來會發展北部都會區。議員張欣宇指「北部都會區」是未來房屋供應的主要來源,將會興建大量公屋單位,認為除了增加房屋供應外,更重要是利用興建新樓的機會,提升人均居住面積。他指若然不把握在發展北部都會區時,提升人均居住面積,將來很難有機會提升房屋面積。
另外,現時公屋輪候時間逾6年,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透露,近年新登記非長者家庭申請者,30歲以下人士佔比53%,30歲以上佔比47%。他解釋,由於單身青年需要累計至450分才能夠獲批公屋,因此愈來愈多人盡早申請,形容是「惡性循環」。他續指,每年房委會只有2,200個單位分配予單身青年,建議設立租住房屋階梯,提供更多乙類屋邨,並提高入息上限。
樓價高企,年輕人難上車。樓價高企,年輕人難上車。
樓價高企,年輕人難上車。
柯創盛柯創盛
柯創盛
張欣宇張欣宇
張欣宇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