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龍七公:港台的「前」引路青年砥礪前行

「在這機遇面前,希望面前,好好的鍛煉,歲月留身邊,開展不忘信念。」這是香港慶祝回歸25周年的主題曲《前》的內容,一個有力度的單字,代表着香港現在需要攜手同心向前看、往前走。日前,本人有幸出席香港電台主辦的出發2022唱響時代金曲音樂會,喜見曾處社會「暴風眼」的港台和港青,在《前》舞台上相逢共勉,經歷時代淘漉,知悉進退深淺,並以共創美好明天的新視角,同邁砥礪前行的新路徑,共譜社會前進的新篇章希望。
《前》是由港台負責製作,展現國家為香港帶來新機遇,傳達年輕人只要把握機會、背靠祖國,同心一起創造,令香港繼續繁榮,配合「砥礪奮進廿五載,攜手再上新征程」的活動主題,更破天荒邀請28位香港和內地歌手參與。本人和香港傑青協會與港台在抗疫和青年服務方面合作良多,對《前》的主題和青年的投入,既欣喜更感嘆。
認知不足 誤入歧途
媒體除了提供資訊娛樂,還具有凝聚人心和指路明燈的作用,但受限於西方價值和話語權的壟斷支配,以及偏向小眾化、單向化和受外部力量操控的「棋子化」,易令人們思路迷糊、方向迷亂,退回自己的「孤島」或「部落」作自我封閉洗腦,激化不信任或內訌撕裂的危機,不利於「由治及興」和價值觀重塑的重要任務。事實上,曾屢遭攻訐的港台,改革不足一年便取得脫胎換骨的成就,一洗過往的貶損負評,並讓營運重回正軌,切實履行《香港電台約章》訂定港台作為公共廣播機構的目的及使命,在當前詭譎多變的複雜形勢下,凸顯主流媒體「講好中國故事、講好香港故事」的作為、擔當,令人充分感受政府的作為和能量。
這說明甚麼呢?就是昔日的顢頇失誤,全屬理念和人為的偏執和偏誤,往後只要不再找藉口不再卸責,凡事都會有作為。港台如此,港青也一樣。
身處多元社會,大家都有不同的價值、認同和追求,但當中有不少是建基於各種假設、想像和認知不足,外力或反對力量在背後的隱形黑手,易令心智尚待成熟的青年走上暴衝暴亂的歧途。給青年更多包容、更多機會,以及更系統性的愛國教育,讓他們發自內心地自覺選擇愛國情感。在當前「由治及興」、價值觀待重塑的節眼點,改革港台和強化身份認同,便成為香港在新時代新起步的新指標。
時代考驗青年,青年創造時代。惟有決心、有信心、有使命感,經過磨練的青年,才能真正茁壯,關鍵是港青怎麼在成長過程中看待自己的角色和身份,即使有人會因不同原因,對個別外國或價值觀懷有更多情感和認同,但只要在現實中不發生衝突,僅屬精神和心理層面的狀態,仍是可以接受;但若是對現實中的社會、管治和國安構成危機,則沒有姑息輕忽的空間,必須嚴肅處置。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