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歡慶中秋冇手尾 「綠在天后」垃圾滿地

鄰近維園的「綠在天后」被一袋二袋垃圾包圍。 鄰近維園的「綠在天后」被一袋二袋垃圾包圍。
鄰近維園的「綠在天后」被一袋二袋垃圾包圍。
團體促加強外展服務教育協助回收
每逢中秋過後,公園總變得滿目瘡痍,連回收站門外竟也成為重災區。本報發現,維多利亞公園附近的回收站「綠在天后」門外,被一袋二袋垃圾包圍,猶如垃圾站。而在西九文化區、炮台山東岸公園等,垃圾桶周邊、草地均被棄置垃圾,清潔工人忙於清理,各地均累積10多袋垃圾。事件反映港人的公民質素多年沒改善,回收意識落後,環保團體則促港府加強節日的外展回收服務,教育、協助、監察市民回收。
何小姐昨早約11時途經「綠在天后」時,驚見多袋廢物「包圍」回收站。從提供的相片所見,廢物之多除了塞爆「夜間回收箱」,甚至佔據了半條行人路,途人經過亦多望兩眼。何估計膠袋之中定必混雜其他廢物,而非單純乾淨的可回收物,擔心衞生情況。她慨嘆市民的回收、廢物處理的意識落後,當沒有職員監察便「亂嚟」,擔心職員需費神、費時處理,期望政府多教育以改變市民的意識,又應派員看管。
本報記者昨午再到該回收站視察,廢物均已處理。職員透露,他們昨早需花時間逐件廢物分類,亦遇上污染物,例如食物殘渣,好在人手充裕,未有影響服務。而「綠在天后」的社交專頁、門外亦已貼出告示,提醒市民切勿將回收物放在門外,以免影響居民。
西九文化區現「垃圾丘」
記者亦前往西九文化區、維園及炮台山東岸公園視察,以西九文化區的情況最惡劣,除了各垃圾桶放滿垃圾外,桶頂、周邊亦被棄置外賣餐盒及杯等。大多垃圾有妥善包好,形成「垃圾丘」,但有缺德遊人遺下燈籠、酒樽等於地上,待清潔工人處理。
炮台山東岸公園亦垃圾散落四周,有人將飲品包裝遺留在草地或座椅上,部分更有飲料在內,亦有人留下雪糕,但雪糕疑被風吹至倒瀉滿地,螢光棒及煙蒂亦棄於地上。有人將燈籠懸掛在大樹上,離開時未有收好。維園則有多名清潔工人合力將垃圾桶旁的垃圾搬上垃圾車運走並洗地。
綠惜地球高級項目主任劉兆朗坦言,維園附近若非有綠在區區回收站,根據當局垃圾處理方式,相關雜物只會棄於堆填區,但指「乾淨回收」的概念仍未扎根港人的腦中。他認為環境保護署應考慮於大時大節,明知多人聚集的日子,要求「綠仔店」延長服務時間,甚至派外展隊至公園回收,有義工或職員協助市民,方便之餘又減低亂拋垃圾的情況,有助大眾有意識地回收。
西九垃圾桶外被棄置垃圾至成「垃圾丘」。西九垃圾桶外被棄置垃圾至成「垃圾丘」。
西九垃圾桶外被棄置垃圾至成「垃圾丘」。
燈籠被懸掛在大樹。(張駿勤攝)燈籠被懸掛在大樹。(張駿勤攝)
燈籠被懸掛在大樹。(張駿勤攝)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