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坦言集:智慧通關

香港是否真的不顧一切要對外通關?不顧這樣做會使與內地通關更難,也不顧公共衞生安全對長者幼童以至社會整體的威脅?
這是在疫情有所惡化之際,為了對外通關而要放鬆防疫措施。在香港內部疫情還在惡化,海外疫情也沒有大的改善,這不是引羊入虎口嗎?背後的思想會是歐美躺平,香港也應躺平,要與歐美看齊相通。為了與歐美相通可犧牲與內地通關,變相是自絕於內地。這是經濟政策,抑或是政治主張呢?
香港政府躺平,以達到對外通關,適應資本與企業的利益,卻沒有顧慮到基層(最受疫病打擊)的安危。對外通關引海外病毒入港,疫情惡化便不免要再度收緊防疫,一鬆一緊的折騰對社會經濟更不好。
而當前歐美通關和躺平,除了令疫情時好時壞不斷轉變,長者病死眾多之外,也適逢美元利息周期逆轉,烏克蘭戰爭帶來能源漲價、高通脹危機。歐美金融危機的機會似乎近在眉睫。歐洲會首先衰退,美國也不可能堅持多久。若強美元在一年內轉勢,危機會更重。香港作為對外依賴極深的經濟,在全球衰退的陰影下,未必可免。現時加速對外通關,或可紓解暫時的經濟困難。歐美以至全球衰退,香港的對外通關,未必可借國外需求來抬升本地經濟,對外通關的效益因而未必可抵銷由此而帶來的疫情輸入,在社區內散播帶來的損失。
香港的經濟依靠內地的支持,一是內地物資保證香港的低通脹;二是若能加入內地的經濟內循環,香港的經濟還可擴張。特別是當前中國外貿出口強勁,轉口貿易亦正增長,香港的中介作用可有發揮餘地;三是香港居民部分可轉移至內地減少生活成本的負擔,也可騰出本地空間,抑制樓價,支持新產業的發展。若為了與外國通關,斷了與內地通關之路,是本末倒置,傷害香港發展的根本戰略。
香港不是對外閉關,而應找出方法,精準地協助外向型的服務業與金融在不違反防疫原則下恢復運作,加強各種網絡的基建,提升效率,增強安全。在出入境防疫方面,多用最新科技,與民方便,而非故步自封,官僚主義地不作為。國內外有關科技手段層出不窮,香港政府與社會卻是抱殘守缺,不願學習和推行新技術、新管理方法。通關不是只能如往一成不變地恢復,為甚麼不可有智慧型的創新改進?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