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強詞有理:望天打卦

面對沒完沒了的新冠疫情,香港人心情是矛盾的。經過兩年多折磨,社會早已出現抗疫疲勞,要求放寬防疫措施、恢復通關的聲音甚囂塵上;尤其是看到鄰近國家和地區陸續恢復國際通關,唯獨香港還在望天打卦,有些人難免感到失落和焦躁。但實際上,香港疫情仍相當嚴峻,近期新增確診病例每天都在一萬宗左右,而且每天都有約3,000名確診者入院,公共醫療系統瀕臨爆煲,一旦徹底躺平,後果不堪設想。
這就是港府猶豫不決的主要原因,因為心裏沒底,誰也不想負這個責任,誰也負不起這個責任。西方國家徹底躺平,結果死病枕藉,美國病歿者超過100萬,英國也死了近20萬人。按人口比例推算,香港若是徹底躺平,恐怕最少也有兩萬人死於疫情。假如中國內地同樣倣效西方躺平,後果更可怕,病歿人數隨時超過400萬。西方國家不管死了多少人,民眾都若無其事,政客更是麻木不仁,但同樣的事情若是發生在中國內地或香港,西方媒體必然會有不同的反應,他們最大特點就是雙重標準,最擅長的就是挑撥離間。
有外媒繪影繪聲指港府傾向於今年11月前取消抵港人士於酒店接受隔離的安排,並聲稱港府內部對抗疫政策存在分歧,將矛頭指向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這篇報道一看就知別有居心,不是道聽途說,就是捕風捉影,甚至閉門造車,盧局長為正視聽,不得不出來澄清一番,實在難為他。
香港人抗疫疲勞不奇怪,外媒假借所謂「知情人士」散布謠言又是為了甚麼?很明顯,無非想煽惑人心,製造混亂。君不見,香港有些人至今依然堅拒打針,不惜通宵排隊,並花費500元向個別醫生購買「免針紙」,導致相關診所其門如市,應接不暇。以元朗一間診所為例,每日派200籌,每籌最多可發4張免針紙,每張500元,即一日收入最多可達40萬元,堪稱盆滿缽滿。有需求就有市場,為何會有這麼多人拒絕打針,既值得港府認真檢討,也值得市民好好反思。
愈多人抗拒打針,防疫措施就愈不可能放寬,道理顯而易見。香港人盼望通關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如果有些人連一張免針紙也弄虛作假,通關豈不是更遙遙無期?內地可以堅持動態清零,香港做不到,就是這個原因,這也正是內地始終不願與香港恢復正常通關的憂慮所在。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