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坦言集:東南亞

特首說香港要發展與東南亞的關係來推動對外發展,這是香港幾十年來首次把發展的目光轉向東南亞,而不是英美發達國家。方向確定,但具體怎樣執行呢?
香港沒有關於東南亞發展的課程,中學沒有,大學沒有,有關的師資與專才也少。當然,經濟貿易或社會文化交流,都可以在實踐中學習。若香港真的把東南亞作為對外發展的重心,不能無為而治,一切放手市場調節。現時香港還未開展與東南亞的全面合作,單靠市場,改變市場觀望或無知的狀態,培養人才,建立相關促進制度,並不容易,頗費時日。國際上重大政策轉變的成功方法,都是要政府帶頭推行,用公帑和公共資源作引導。香港要從過往輕視東南亞,僅視作廉價旅遊娛樂之地,改為重視,將之視作今後發展的夥伴,政府須作出示範,訂出制度政策來。
第一當然是要知己知彼,作出研究。新加坡長期有東南亞研究所,專門進行各方面的研究、調查,作用不僅是學術和教育,更是作為政府決策的諮詢和參謀。香港沒有這樣的調研傳統,以往還可經中央政策組進行臨時的研究,今後若有特首政策組,更應設長期的調研小組專責此事。回歸初期,中央政策組曾委託我及其他智囊幾年裏調研日韓台發展,每月呈交報告。今天沒有專設的研究所,也可再採此法。同時,政府應與香港的大學合作開辦東南亞的專門研究碩士課程,在公務員學院的短期課程以外。
第二是香港要盡早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更應同時與東南亞各國分別談判簽署雙邊自由貿易協議,包括投資與服務,乃至其他重要制度(如會計、仲裁、航運、檢疫等)的合作協議。政府的商經局要有專設工作小組,協調與促成這些協議的進度,全力推行,也請求中央政府協助盡可能在新一屆政府任期內將之落實,以此開啟香港與東南亞政府合作,建設兩地交流的制度框架,從而使公私各方可在框架指引支持之下發展香港與東南亞的關係。
第三是金融合作。香港與東南亞最大的合作範疇在經濟而言是金融和貿易,貿易可由自由貿易協議推動,金融需香港主動開放市場,引進東南亞的金融機構與資金,加強香港美元與人民幣離岸市場的作用,也可加強港元在區域發展的角色。這些都有待政府與金融管理機構協調磋商。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