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港排斥內地藥物 病患有藥無得用

有工會昨日舉行記者會,要求政府改善本港藥物制度。 有工會昨日舉行記者會,要求政府改善本港藥物制度。
有工會昨日舉行記者會,要求政府改善本港藥物制度。
【本報訊】不少病人無法使用適合自己的藥物,要求政府改善藥物註冊制度。有工會昨舉行記者會,促請特區政府容許國家藥品監管局的藥劑製品證明書(CPP)可用於本地藥物註冊申請,即接納內地藥監局批准的藥物申請本港的藥物註冊。議員鄧家彪批評現有制度排斥內地,形容是「歧視自己國家優待其他國家」。
醫生斥審批局限 需時過長
現時藥物在香港註冊的制度主要採用「第二層審批」,即假若有新藥希望在香港註冊並供市民使用,必先在32個表列國家中取得兩個或以上CPP,不過中國並不包括在認可名單中,鄧家彪指現時有不少用於免疫治療藥物如治療鼻咽癌的藥物,在內地進行研究,惟由於外國沒有相關臨床數據,歐美等國家拒絕相關的藥物註冊,這間接令香港市民無法採用,變相是有藥無得用。
專科醫生區兆基批評,現時本港藥物審批制度採用「第二層審批」,只依賴兩個地區的CPP,沒有對藥物進行自主審批,認為會窒礙香港發展,而且審批需時15個月,時間過長。他指香港再不急起直追「合理化制度」,市民會有病無得醫。
工會促設申請註冊特快通道
鄧家彪要求政府接納內地藥監局批准的藥物申請本港的藥物註冊,並建立特快通道,容許部分有顯著療效,且已在美國藥監局、歐洲藥品管理局,以及內地藥監局註冊的藥物使用通道,讓病人能更快使用新藥。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