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龍七公:要協同發展才不會走冤枉路

上星期,位於香港東北方的深圳市鹽田區公布了《加快沙頭角深港國際旅遊消費合作區建設的實施方案(2022-2025年)》,對發展深港口岸經濟帶提出了30項重點規劃建設任務,跟香港形成對接的形勢,其中中英街改造項目爭取在10月1日前展開,而沙頭角口岸複合開發項目則預計在年底動工。
港深合作 互利共贏
要點一,緊貼深圳是優勢。現在當你身處天水圍、上水的空曠地區,便可看見深圳密密麻麻的高樓大廈。深圳是內地第三大經濟強市,生產總值僅次於上海和北京之後,並在2016年超越廣州,成為廣東省生產總值最高的城市。當時,深圳為中央政府提供了近3,000億元的財政盈餘,數額接近江蘇省、浙江省的一半,超過福建省四倍有多。單以金融服務業為例,招商銀行、平安銀行、平安保險等大型金融企業的總部都設在深圳。有個強鄰不代表非要競爭不可,如果港深雙方可以在產業和基建發展規劃方面良性對接,協同發展,便可達到互利共贏的局面,當「一加一大於二」時,對港深都有益。
要點二,必須確定協同發展的方向。特區政府也深知通過跟深圳協同發展,以更進一步融入大灣區發展大局的好處。在這方面,港方其實已經開始部署了,有迹可循,上一屆政府提出的北部都會區和構建「雙城三圈」的發展理念便是例子。放在更宏觀的國家和國際格局裏,大家都明白融入大灣區的發展,已經成為了決定香港未來發展能否成功的一個首要因素。既然如此,特區政府就有必要做一次認真的「腦震盪」練習,把香港未來產業和基建發展的規劃,跟深圳方面好好協調一下。
要點三,要避免走冤枉路才行。過去的十多年裏,香港被政治內耗、社會動盪和新冠肺炎疫情折磨得不似人形,很多生於斯、長於斯的愛港人士看在眼裏,都心痛不已。往事已矣,即使感到悲傷也於事無補,我們現在能做的,只有加快腳步,力求追回那失去了的時光。在筆者看來,現時的香港就像個在長跑比賽中暫時落後的選手。既然落後,就要全力追上。而在追趕的過程中,如果方向弄錯,那就會走冤枉路,把力氣花在於事無補的東西上。
這個道理完全可以套用在香港的未來發展方面。既然融入大灣區的發展才能促成香港將來的成功,產業和基建發展的規劃就必須跟深圳和整個大灣區協調。在地理方面,香港跟大灣區最緊密的聯繫點有兩個,就是北部都會區和港珠澳大橋港方落腳點地區。因此,香港未來的基建發展就必須以這兩個地區為重點,而且要在規劃最後定案前,跟深圳方面有足夠的溝通和配合。在產業規劃方面,要把眼光投放到整個大灣區上,試圖跟區內城市合作,把需要高土地和勞工成本的產業移往當地,由香港提供資本、人才和科研成果,雙方優勢互補,才能讓雙方都飛快發展。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