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防疫愈做愈錯 港人不勝負荷
常言道「好漢不吃回頭草」,港府偏偏愛走回頭路!隨着本地確診人數上升,港府又宣布收緊防疫措施,有官員更明言,倘若疫情未能受控,別無選擇之下,可能收緊社交距離措施。此言一出,市民被嚇得騰騰震,商戶更是有得震冇得瞓!不過市民怕的並非病毒來襲,而是防疫辣招再度降臨!
自第5波疫情大爆發以來,港府先後祭出一系列辣度驚人的防疫措施,一時驗污水,一時禁堂食,一時又強硬谷針,香港一度人心惶惶。至疫情見頂後,新增確診宗數逐步回落,惟港府依舊以「不躺平」為藉口,防疫辣招維持了好一段時間。直到經濟瀕臨崩潰,企業倒閉、外資撤離的浪潮愈演愈烈,政府才慢條斯理解禁,讓市民喘一口氣。如今疫情反彈,港府再收緊防疫措施,市民自然怨聲載道;好比在沙漠中「死亡行軍」,好不容易走到綠洲,剛喝上一口水,力氣尚未恢復又要前進,這誰受得了?還有幾多人能捱得過這段旅程?更重要的是,進行這樣嚴苛的「死亡行軍」,真的有意義嗎?
相信看官們早已隱約感覺到,最近半年來的疫情波幅,與其說是與防疫措施鬆緊有關,不如說是「周期波動」。倘若防疫措施對症下藥,效果理應立竿見影,何以措施加辣後,確診宗數升幅仍持續好一段時間;在放寬措施後,疫情又未即時反彈呢?倘若把疫情數據製作成折線圖,再點出各項防疫措施的實施時間,看官們便能發現,確診宗數多寡與防疫措施之間,幾乎看不到任何因果關係!
或許有人會說,港府推行各項措施後,新增確診宗數雖沒有立即減少,但終歸是下降了,豈能說沒有作用?筆者舉一個極端例子來比喻︰假如有患者感染新冠,求神拜佛再把符水喝下,然後在第7日快測只剩一條線,這能說「一定是符水起作用」嗎?
新冠病毒 防不勝防
筆者有一個設想︰新冠病毒襲港後,已成為香港的「風土病」;病毒幾乎無處不在,不單止通過人傳人,也通過動物傳人、環境傳人,根本防不勝防,於是確診人數節節上升;升至頂點時,本港或許真的有超過400萬人受感染了,不少人感染病毒量輕微,快測測不到,自行康復後,體內產生抗體,於是確診數字回落;然而一段時間過後,部分患者體內的抗體數量下降,抵抗力轉差,於是疫情回升。這種設想,不是比起「符水有用論」來得更合理嗎?
倘若病毒無處不在,港府想要阻斷病毒傳播,不就是竹籃子打水,一場空嗎?並非要求「躺平」,但港府須撫心自問,防疫的最大目的,究竟是消滅病毒,抑或是保障市民生命安全呢?新冠肺炎並非絕症,何不優先解決私營醫院病床使用量低的問題呢?充分運用現有所有醫療力量,加快引進海外醫護的步伐,進一步鞏固醫療體系,讓患者得到充分治療,最大程度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才是真正保障市民生命的有效方法!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