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長者自殺蔚成風 這個社會真病了

港人長壽,曾連續7年蟬聯全球最長壽地區;要是壽而康,唔係年逾70歲仍佝僂着背周街執紙皮咁淒涼,政府福利政策做到「老有所養、老有所屬、老有所為」,加上社會能夠發揚「敬老尊賢」文化,老人家自不會感到「壽則多辱」,反而覺得斜陽裏氣魄更壯,咁,長壽就係一種福氣!活到老,笑到死,不亦快哉!
之不過,現實往往殘酷。香港人口高齡化,政府估計20年後,每3個港人約有一人係65歲或以上長者。長者快速增長,一定會對社會、經濟等產生莫大影響。面對人口老化、長者貧窮率高等問題,政府安老政策力度不足,一直滯後,好似輪候資助護理安老宿位,僧多粥少,唔少長者於輪候期間已上咗天堂,名副其實係「等到死」。
呢!有關香港老人自殺率高嘅問題,一向都有唔少研究及調查,老人家之所以走上絕路,抑鬱症更是主因。疫慌下,有團體就有關死因裁判法庭2021年自殺個案嘅初步數據進行分析,發現整體自殺數字,喺過去5年有上升趨勢,其中令人特別關注嘅係長者自殺個案數字持續高企,令人擔憂。
各位,2021年所錄得嘅1,010宗自殺個案,有446宗為60歲或以上長者,意味每2.3名自殺個案便有一名長者,70歲或以上嘅自殺死亡個案佔246宗,60至69歲則有200宗。從數字可見,年齡愈大,自殺數字愈高。此外,對比最新自殺數字與過往10年香港長者自殺人口比例,分析亦發現10年前即2012年嘅長者自殺數目為286宗,10年後嘅446宗大幅上升逾五成半。長者自殺蔚然成風,社會真病了,政府豈能不關注?
團體設立嘅求助電話熱線,處理宗數更創歷年新高,截至今年上半年已接近7萬個求助電話,5月單月近1.3萬個來電,專家相信與疫情及收緊社交距離措施有關。求助原因多數圍繞心理或精神問題,以及感情婚姻問題為主,而女性較男性傾向願意求助。
有精神科專科醫生指出,疫慌下受嚴厲社交距離措施影響,人與人之間聯繫日益減少且隔膜增加,長者缺乏支援和社交,因而感到孤單,容易萌起輕生念頭。團體呼籲大眾提高警覺,多留意關心身邊人,收緊社交距離措施時,亦應盡量平衡長者需要,確保佢哋有適當社交和與家人見面。
政府成日口噏噏當秘笈,經常鼓吹關愛共融,實則給予老友記嘅支援唔足夠,尤其人文關懷。講真,活到幾老都好,人生總有可留戀之處,詩人就話「五欲已銷諸念息,世間無境可勾牽」,五欲指財、色、名、飲食、睡眠,五欲全銷,邊有咁易吖!其實,做仔女嘅多啲關心吓老人家,多啲同佢哋飲吓茶吹吹水,真係忙得交關,打個電話噓寒問暖,畀老人家感覺有家人至愛關心佢哋,冇咗寂寞,邊咁易抑鬱輕生吖!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