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重建公屋遙無期 皆因安置甚艱難

香港不止進入人口老化年代,不少樓宇亦進入老化階段,當中包括公共屋邨。關注團體敦促港府加快公屋重建,提高地積比率,改善居住環境,誠哉斯言。然而,公屋重建的最大難題是原區安置,在公屋輪候冊已大排長龍的當下,還要預留單位安置有關居民,無異於百上加斤。這個老大難問題如何解決,在在考驗李家超政府的智慧。
公屋聯會轄下的關注公屋重建聯席昨日公布《舊邨重建藍圖研究報告》,提出於2022/23年至2026/27年間的首5年,優先重建和樂邨、石硤尾邨未重建部分、彩虹邨、南山邨、富山邨未重建部分、馬頭圍邨、西環邨及健康村第三期,其中有5個屋邨單位數目約2,000個或以下,規範較小,有條件加快進行重建;而後5年或較後時間,建議重建模範邨、葵盛西邨、彩雲(二)邨、坪石邨、梨木樹(二)邨及象山邨,總數合共14條屋邨。聯席強調,要達到原區安置必須不失時機,否則日後重建只會難上加難。
誠然,目前不僅樓齡50年或以上的私樓急增至8,600多幢,公共屋邨同樣趨於老齡化,僅上述屋邨的樓齡便達到42年至70年不等,帶來結構安全等問題,不論是市區重建還是公屋重建都是刻不容緩。但別說市區重建龜行蝸步,公屋重建更幾近毫無寸進,近年僅有華富邨、美東邨兩座公屋及白田邨四座公屋等有幸敲定重建,佔全港老齡公屋的極少數,西環邨、馬頭圍邨則仍在研究復研究。原因無他,重建容易安置難。
例如美東邨之所以「雀屏中選」,是因為鄰近的東頭邨第八期將於數年後入伙,足以安置受影響居民,白田邨亦是同一道理。至於華富邨延至2027/28年才完成首期重建,正是因為需待薄扶林南5幅土地的公屋項目完成讓有關居民遷入,而最後一期更延至2041年才完成搬遷,可見安置是個極頭痛的問題,甚至是當局決定重建與否的最大及唯一考慮因素。
正如聯席所說,要達致原區安置必須不失時機,這的確不容易,但長痛不如短痛,即使會令公屋輪候時間延長,只要公屋重建後能增加單位供應,又能改善居住環境,始終都是值得,端視乎港府有沒有迎難而上的決心而已。時間不等人,舊樓年月久遠,隨時抵不住風吹雨打,危及居民安全。上述屋邨便頻頻有居民反映單位出現石屎剝落,而淪為「疫廈」更不在少數,顯見舊樓存在極大的安全和衞生風險。說到底,只要精神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簡化建屋繁文縟節,提高審批效率,並大面積應用「組裝合成」建築法以節省建屋時間,這些都是有效方法。最重要當然要有全盤規劃,與區內即將落成的公屋全面配合以作安置之用。
李家超早前落區收集民意,揚言政府處理房屋問題不是空談,而增加中轉屋和過渡房屋數目、市區重建等建議均在政府的「雷達」之內。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市民無不期望新政府說得出做得到。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