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中醫師教路 按穴紓運動痠痛

【本報訊】隨着當局放寬防疫,市民也開始恢復新冠肺炎疫情前的運動習慣。基督教聯合那打素社康服務註冊中醫師范紀安表示,定時運動可鍛煉體魄,增強免疫力,染病或重症的風險較低,但鬆懈已久的身體,面對突然增加的運動量,可能會造成運動後的痠痛不適。他教導大家按摩部分穴位,可紓緩常見運動後容易出現痠痛症狀。
倘有腫脹發熱 從速求醫
手部動作較多的運動,常造成前臂痠脹或手肘內外側的疼痛。范指,位於手臂的內外側的手陽明大腸經、手少陰心經,按摩時可由肘部開始向腕部先用點壓法,仔細尋找痠痛最強烈的地方,通常會出現在曲池、手三里穴等處,找好穴位後,可用拇指指腹順時針打圓來揉按該處,每處疼痛位置揉按兩分鐘,之後可用手掌的根部,來對前臂及肘部大面積的揉按約兩分鐘。最後手握空拳,輕輕敲在肘至前臂的內外側30秒。
至於用肩部較多的運動,可能造成舉肩無力或是疼痛。范稱可選取手太陽小腸經,這條經絡特點是循行環繞肩胛,針對肩部及上臂疼痛效果較好。按摩時可以肩部先用點壓法向四周找尋痠痛點,通常痠痛最強烈的地方會出現在肩貞、肩外俞及天宗穴等處,找好穴位後再用拇指指腹順時針打圓來揉按該處,每處疼痛位置揉按兩分鐘,之後可以用手掌的根部來對上臂及肩部進行大面積揉按約兩分鐘;也可用五指提捏起肩部及上臂肌肉豐厚的位置,每次提捏至最高點時停留5秒鐘。最後手握空拳,輕輕敲在肩部至上臂30秒。
范表示,若疼痛過重,或是有腫脹,發熱等情況,不一定適合自行按摩,應盡速尋求醫師的協助。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