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坦言集:中國全球化

中國過去幾十年的發展,依靠的是國際經濟愈來愈全球化。憑國家的強勁競爭力和穩定可靠的政府政策,中國經濟可以成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
不過,全球化並不是經濟的必然趨勢。一方面,二次大戰前後的全球化是歐美列強相互競爭的結果,為競爭而擴大向國際發展。另一方面,戰後西方以外各國的發展,把國際經濟的範疇大幅擴展,歐美列強以往的保護主義擋不住這兩方面的演變。
然而,全球化從來不是順其自然,而是充滿激烈的鬥爭與反抗。在國際資本主體系底下,歐美列強一是互相競爭,二是爭奪國外市場。資本的邏輯是不斷提升利潤,擴張生產與市場。資本並與政府結合,政治、軍事為資本服務,戰爭便根本是不同資本集團的利益之爭。全球化是某個資本集團的全球化,多個資本集團(歐美各國加上西方以外的)便構成國際上整體的全球化,而若各個資本集團相爭不下,整體的全球化便被分割。
中國乘勢而起的全球化,是美國的全球化,它逐步吞食歐洲列強的全球化領域,甚且擊潰蘇聯為抗拒西方列強的社會主義全球化。一直至今天,全球化已等同於美國霸權。在這過程裏,日本、歐盟相繼崛起,也相繼被美國用各種手段鎮壓。在美國的全球化中,中國也復興,但一直堅持國家自主,沒有日、德等受美駐軍,也抵擋了蘇聯崩潰後的衝擊。
中國在美國的全球化是組成者,同時亦是異己者。美國對日本、歐盟還要鎮壓抑制,對異己者的中國若不能用蘇聯式的和平演變打垮,便不能不定性為敵人,以更激烈的手段來企圖將之挫敗。中美之爭是世紀之爭,是美國建立起來的全球化體系的內鬥,卻大有可能把這個體系撕裂。
中國復興由美國的全球化而生,美國要打擊中國,因而最佳的策略是盡可能與中國脫鈎,把中國復興的主要基礎消滅。但中國從改革開放以來便採取雙軌制,國內政經沒有如蘇聯那樣讓西方的民主與市場全然控制。與美國分手,中國便可憑國營經濟的一軌駕馭市場與民主,也用積累的資金與能力在美國全球化體系內劃出中國勢力範圍,形成去美國、去美元化的中國全球化範疇,「一帶一路」倡議正是這樣的大戰略。今後與美國脫鈎,中國另建美國與西方以外的全球化體系,將會決定中國國運、世界發展。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