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仗義執言:把中醫納入基層醫療

本港面對人口老化,醫療服務需求愈來愈大。公院輪候時間多年來為人詬病,專科門診等候時間動輒以年計,凸顯基層醫療服務重要性。中醫重視治未病、扶正祛邪、治病求本,配以中藥、針灸、食療等固本培元,能於推廣基層健康中充當更積極的角色,亦可減低公營醫療負荷。
惟現時本港缺乏完整公營中醫服務,據2017年《醫療人力規劃和專業發展策略檢討報告》,註冊中醫公私營比例分別為12%及88%。18區的教研中心由醫管局、非政府機構及本地大學合作,靠部分資助、部分自負盈虧的模式營運。再者,教研中心每年亦只能提供62萬個資助名額,而且收費比醫管局普通科門診貴70元,市民難免會選公營診治服務。
政府於2018年《施政報告》中表示,將中醫藥納入醫療系統,但至今仍未見成效。內地於《「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強調要「破除體制機制和政策障礙……建立符合中醫藥特點的服務體系、服務模式、管理模式、人才培養模式」。香港亦應參考相關做法,拆牆鬆綁,建立符合本地中醫藥發展特色的體系,如設立中醫藥管理局、引入中醫醫療專業責任保障等。
現時康健中心或康健站服務只轉介中風、腰背痛及膝關節退化痛症特定疾病患者,給予針灸津貼卻不包中藥資助,理應擴大資助範圍。而中醫於治理婦科、兒科、皮膚病、急性病等亦有顯著功效,期望能獲轉介專業醫療服務如化學檢驗及放射檢驗的權限,從而提升中醫服務水平。
中醫醫院料2025年啟用,是本港中醫藥發展路上的重要里程碑。筆者期望政府於中醫發展規劃藍圖,促中西醫結合,將中醫服務納入基層醫療,造福市民。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