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血管水腫可命喪 藥費高昂求資助

曾先生病發面部腫脹時,情況嚴重。(受訪者提供) 曾先生病發面部腫脹時,情況嚴重。(受訪者提供)
曾先生病發面部腫脹時,情況嚴重。(受訪者提供)
易誤診當過敏 一針索價近萬
身體突然腫脹、戒口廿年的曾先生,終在3年前確診罕見的遺傳性血管性水腫(HAE)。由於HAE容易誤診為過敏,有醫生期望大眾增加對此病的認知,指「HAE容易醫、易解決」;不過HAE藥費昂貴,動輒花費近5位數注射一次藥物。比起其他有相關藥物資助的國家,醫生認為香港落後,促醫院管理局趕上國際標準,讓每名患者至少有兩劑如救命針的急救藥物傍身。
48歲的曾先生患有HAE,18歲首次發病,40歲後病發率頻增,但未知箇中原因。起初他以為過敏、生風瘌,曾看跌打、針灸,亦曾因誤診而戒吃蛋白質,不敢吃有膏海鮮,蛋糕麵包也少吃。他戒口長達廿年,嚴重影響其社交及生活質素,感到很冤枉。病情也影響工作及晉升,手腫時拿不起搵食工具;腳腫時無法穿安全鞋,「一腫脹就不能上班」。他發病時曾3次窒息,兩次入住深切治療部。
HAE緣自基因突變,大多涉及遺傳,父或母若有致病基因,一半機會會遺傳子女。患者血管有過多水分至不受控地「漏水」般,從而出現水腫。港大臨床醫學院內科學系臨床助理教授李曦稱,本港有約48名患者,但以全球病發率推算,料實際數字有過百人,即逾半病人未被確診。男女患病風險相若,而發育、懷孕等女性因受賀爾蒙影響,發作機會較大。
HAE病人發病時沒有先兆,身體四肢、面部等不同地方都有可能腫脹,若頸、氣管等腫脹,則有窒息風險,約三分之一患者發病時,腫脹曾壓着氣道而有致命危機。
倡每病患獲兩劑救命針傍身
治療方面分為預防性及需求性。前者是針對經常發病,且病情嚴重至需入院的人。治療成效顯著,經口服或注射後,可控制患者不再發病。需求性治療是患者有需要時,由醫護進行靜脈注射;或自行以救命針作皮下注射。救命針使用快捷方便,患者打針愈快消腫愈快,可減低日後患上後遺症,惟不適用於懷孕及幼童,而且藥費高昂。以往香港未引入有關藥物,現時已入到藥,患者卻買不到;更遑論要符合世界標準,每名患者手上至少有兩劑救命藥物。李認為,港府在資助藥物方面較為落後,當香港仍屬自費藥物時,英國、澳洲、台灣等地的患者已獲政府全數資助藥費。記者莊得盈
李曦表示,HAE是免疫遺傳病。(黃仲民攝)李曦表示,HAE是免疫遺傳病。(黃仲民攝)
李曦表示,HAE是免疫遺傳病。(黃仲民攝)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