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坦言集:台海翻波

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在北京強硬的抗議下,依然竄訪台灣,表明在她背後的美國政府企圖借此直接與北京對抗。姑勿論佩洛西有怎樣的個人政治目的,她此行標示出中美關係的全面惡化,開啟了西方藉台灣問題在政治上壓迫中國的新發展。在她之後,美國和西方的政治人物、議員乃至部分官員,都會接力地競相到台灣訪問,情況有如西方政要競相到烏克蘭支持烏政府與俄羅斯作戰。中國的強烈反對和原有與西方各國的外交協議仍會發揮一定的阻嚇作用,但阻止不了他們,西方政客不斷的到訪台灣會帶來各種負面影響。
一是使台灣民進黨政府與台獨分子得到政治鼓舞,更趨向推動台獨化,也給台灣民眾感覺到西方大國對台獨、對去中國化的支持。台灣的選舉便會更大地傾向於台獨分子,影響島內政治生態,甚至連國民黨也可能會去中國化,朝台獨化方向演變,形成台灣內的政治形勢惡化。
二是美國帶頭,各個西方盟國跟隨,今後便是西方全面地用各種方法拉攏支持民進黨政府與台獨分子,他們各種組織在台灣社會和海外社群的滲透會更猖獗。政客、政黨、政府帶頭推動與示範,西方社會迅速走向仇華反共的右翼化政治趨向,妖魔化中國,資助中國內部分離主義,從台獨開始,到藏獨、疆獨等的傾向加強。西方社會再出現冷戰時期的與中國、俄羅斯等國家的對立、仇恨,破壞東西方的人民來往、文化交流、科技教育合作等。
三是在西方政治與社會形成對華更強烈的仇視和妖魔化氣氛,並將會向其他國家通過媒體、教育等各種文宣形式擴散宣揚,目的和效果便是把中國在國際上逼回到上世紀70年代中國重返聯合國之前的孤立處境,以此來破壞中國從開放與全球化中取得的發展,也連帶打擊東亞。這是連消帶打來重建美國霸權,當然其間必然會有多少軍事衝突,只是在中國近年大增的軍力和積極備戰下,此舉風險過大,軍事衝突難以啟動。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對付俄羅斯與中國的戰略便不相同,但要改變兩國的目標一樣。
佩洛西竄訪台灣開啟中美矛盾的新階段,北京不可能再幻想與美國和好或談判妥協,備戰是唯一的選項。而備戰不僅在於軍事層面,也應包括金融經濟、文化意識形態等方面,而後者更為重要,軍心民心盡悉在此。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