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坦言集:電動車

國外一直批評中國不環保,但以汽車為例,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傲視全球。2021年電動車的銷售,中國為3.3百萬輛,增長155%;歐洲為2.3百萬輛,增長66%;北美洲為0.73百萬輛,增長96%。依此情況,中國的增長還會擴大,遠超歐美發達國家。
全球化石能源汽車呈現跌勢,電能汽車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正在替代,這是重大的轉變。今年上半年深圳比亞迪更超越美國特斯拉成為電動汽車全球最大生產商,且期內增長3倍。特斯拉也主要是在上海生產,中國為全球電動車的最大生產國與市場,與其他國家的差距只會進一步拉闊。2021年中國汽車總銷量連續13年全球第一,新能源電動車等也連續8年居全球第一。中國的現代化發展是與可持續發展並行,且從規模上領先全球。
中國電動車的發展帶來兩個重大趨勢。一是規模效益作用,由龐大銷售額帶動科研的巨大投入。這將使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遠超其他國家,甚至可媲美美國在20世紀上半期在全球汽車行業的主宰性地位。電動車的生產鏈最關鍵是鋰電池,中國的生產佔全球八成,有力地支援下游汽車生產的擴張。二是電動車涉及電子與互聯網技術,也與城市交通、管理關係密切。中國公布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注重不單止是汽車,更要構建「人──車──路──雲」多層數據融合與計算機處理平台,把智慧能源、智慧交通、新一代通訊全面深度融合,構建產業協同發展新格局,也同時改變交通與城市管理的體系,影響巨大而深遠。
中國新能源汽車(電動車、氫動車)的發展已是不可逆轉的趨勢,也是繼續作為世界工廠的重要組成。中國製造能力的靈活多變和多元化,在電動車方面,性價比超出歐美,且有大量的低廉電動車(車價6萬元人民幣水平)供應,執行汽車下鄉政策,也使城市短途出行更為方便。
香港要成為智慧城市,電動車是重要標誌。中國內地要在2025年使電動車佔汽車25%,香港好應超前。一個方法是開放內地電動車進口,改變電動車僅為特斯拉和中產階級專用。一是用內地品牌來使市場多元化;二是引進低廉電動車有助盡快替代化石燃料汽車,促進環保。此外,當然還要在「人──車──路──雲」入手,全面提升香港城市的智能化和網聯化。香港不應落後於內地。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