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義執言:增房屋供應燃安居希望
公屋輪候時間續創本世紀新高,目前輪候冊上有15萬個家庭及10萬名單身人士,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已升至6.1年。新一屆政府銳意加快土地房屋供應,除了利用組裝合成建築法、利用設計及建造合約模式加快公屋建設外,財政司司長日前重提郊野公園邊陲建屋,指出大欖隧道西南面用地若建公營房屋,將可以提供3.5萬伙。
本港已發展土地佔土地總面積約24%,住宅只佔約7%,卻要支持700萬人的住宿需求,顯然供不應求。有專家於2014年研究大欖郊野公園邊陲建屋的可行性,當時發現大欖隧道旁用地生態價值未必很高,且鄰近交通基建,出入方便,假設用地只用來建公屋居屋,概念上等於公營房屋一年的目標供應量,加上不涉及搬遷或賠償,土地開發成本較低,可行性相對較高,但至今仍徘徊於發展與保育的爭論中。
上述爭論源於「圈地保育」這概念,被劃為保育用途的土地被指不可發展,但事實證明缺乏管理的魚塘會乾涸,土地放置貨櫃令保育價值下降,並非理想的發展模式。生態保育與城市發展毋須僵持於二元對立,香港需實事求是增加房屋供應,若土地適合建屋,就按實際情況一一審視;若生態價值高,政府需投放更多資源,加強力度保育。新加坡、美國的郊野公園只佔當地面積一成,香港卻有40%土地為郊野公園,更不應畫地為牢,筆者認為值得透過科學合理態度針對此土地做研究。
香港的土地房屋問題,社會再無拖延空間,規劃覓地建屋須多管齊下,不論是棕地、閒置私人農地、市區外圍綠化帶,若是合適選址,政府都應盡快落實發展,真正做到善用土地資源,重燃市民安居希望。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