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龍七公:建立激勵機制 提升治理水平

立法會財委會早前在爭議聲中,通過本年度的公務員薪酬調整方案。爭議之一是政府建議各級公務員劃一加薪2.5%,顯著低於薪酬趨勢調查顯示的中級(4.55%)和高級(7.26%)公務員加薪指標,加上公務員已連續兩年凍薪、預期通脹將會升溫等,引起多個工會及公務員團體對建議加幅的不滿。
在另一邊廂,亦有不少議員、商界及社會人士,質疑今年的薪酬趨勢調查結果未能反映市場實況,包括調查進行時第5波疫情仍未全面爆發;未有計及私企在疫境下裁員瘦身、放無薪假、不少僱員工作量和工時大增等因素;還有移民潮與入境檢疫規定,導致不少海外、內地和本地中高層人員離港,部分企業須高薪留人及搶人,扭曲了調查數據。
事實上,本港的公務員薪酬調整制度,從來都不是只看趨勢調查這單一指標,而是根據六大因素作整體考慮。其餘五項因素包括香港經濟狀況、生活費用變動、政府財政狀況、職方的調薪要求和公務員士氣。當中首三項考慮因素,都並不支持公務員今年可大幅加薪。
看法不一因解說不足
對於士氣問題,工會認為各級公務員在疫情下工作量與壓力增加,包括執行圍封強檢等抗疫工作,亦與私企一樣面對人才流失。但與此同時,亦有不少市民對整體公務員或個別部門於黑暴、疫情期間的表現感到不滿。再者,許多私企員工及自僱人士,現時仍然面對減薪、失業或收入減少困境,反觀大部分公務員除劃一的年度加薪之外,每年還可按年資取得額外增薪點,故此大多數議員都認為加幅已屬合理。
市民與公務員對加薪的看法出現落差,原因之一是政府過往解說不足,偏重薪酬趨勢調查指標,較少提及其餘五項因素及相關應用準則。其二是現行的年度調薪機制是個「大鑊飯」制度,加薪幅度多寡與個別公務員的表現優劣幾乎完全無關,有議員就形容為「做又2.5,唔做又2.5」,導致一些勤奮拚搏、擔當作為的公務員,或會對自身的加薪幅度與工作表現不成正比而心生不忿;而市民則對那些表現差劣、遇難避事的公務員也同獲加薪深感氣憤。
政府聲稱另有機制管理個別公務員的表現,包括定期由上司作出評核,對表現持續欠佳的公務員予以警告、暫緩增薪,以至勒令提早退休。然而,根據筆者近年在立法會提出的多次質詢,因表現問題而被暫緩增薪或勒令退休的公務員均不成比例地少。有人更認為有關機制現已完全失效,令到公務員「少做少錯、唔做唔錯」,只懂按本子辦事的官僚文化進一步惡化。經過今次爭議,筆者希望政府能夠下定決心,對公務員的薪酬調查、薪酬調整,以至更宏觀的績效評核和表現管理制度進行檢討,做到國家主席提出的「建立健全激勵機制,推動形成能者上、優者獎、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確導向」,有效落實「七一講話」中的「着力提高治理水平」。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