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消防應對大量傷者事故 9月推新分流系統

人員會為傷者的傷勢程度進行分類。 人員會為傷者的傷勢程度進行分類。
人員會為傷者的傷勢程度進行分類。
傷勢毋須「人傳人」 即時上載加快救援效率
在發生大型事故時,迅速傳遞傷者資料以便分流送院尤其重要。消防處將於今年9月正式啟用「大量傷者事故檢傷分流系統」,取代傳統以人手和電話記錄傳遞傷者資訊,更有效率地將傷者分流至不同醫院。新研發的系統耗資420萬元,消防處救護監督(資源管理)張國鋒形容,日後毋須再以「人傳人再傳人」的方式,傳遞傷者訊息上會更一致、準確和省時。
在大型事故發生時,若有8名或以上傷者出現,消防處會將之定義為大量傷者事故。現時本港平均每年有約20宗大量傷者事故,又以涉及公共交通工具的嚴重車禍事故為多,例如2003年的屯門公路雙層巴士墮坡,2018年的大埔公路雙層巴士翻側事故等。由於傷者較多及事故嚴重,傳遞傷者傷勢等的資訊非常重要。
編配分流卡 App掃描登記
啟用新系統後,在發生大量傷者事故時,救護員會為傷者編配代表不同傷勢程度的檢傷分流卡,以手機上的檢傷分流系統應用程式(App)掃描並登記傷者,再由無線網絡上傳資訊到系統終端機,而消防處人員及醫院管理局人員隨即可在網頁版的系統上得悉傷者情況,從而分流傷者到不同醫院接受治療。
早於2016年消防處已進行有關無線射頻辨識(RFID)技術的研究,以取代現時在大量傷者事故時以人手記錄和打電話傳遞資訊的工作。惟至2018年,消防處認為傷者分流的程序有必要採用電子化系統,故落實研究其他技術取代RFID,並於2020年11月至今年5月成功開發以近距離無線通訊(NFC)、二維碼、無線網絡及藍牙技術組成的大量傷者事故檢傷分流系統。
「調派中心唔需要打電話」
張表示,現時若調派中心想得知事故情況,需要打電話詢問現場指揮官,形容「最快10至15秒走唔甩」,但新系統啟用後「調派中心根本唔需要打電話」,在系統上已可直接得悉準確的傷者資料。日後消防處將會為每輛救護車配備一部智能電話及後備電話,以作配合新系統之用。
今年6月消防處人員曾以新系統進行過機場演習,另外又曾為系統進行過高達400人的飛機事故壓力測試。處方在8月及之前將為不同部隊的人員及醫管局人員提供針對新系統的訓練,以確保9月全面實行運作暢順。記者梁皓芊
張國鋒(中)表示新系統可令傳遞傷者訊息上更一致、準確和省時。(黃偉邦攝)張國鋒(中)表示新系統可令傳遞傷者訊息上更一致、準確和省時。(黃偉邦攝)
張國鋒(中)表示新系統可令傳遞傷者訊息上更一致、準確和省時。(黃偉邦攝)
救護員會為傷者編配代表不同傷勢程度的檢傷分流卡。救護員會為傷者編配代表不同傷勢程度的檢傷分流卡。
救護員會為傷者編配代表不同傷勢程度的檢傷分流卡。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