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牌細節未定 膠樽回收商憂礙營運
生產者責任制再諮詢 擬市場主導
本港環保回收業發展滯後,港府先後提出多類生產者責任計劃,望加強回收效率,相關計劃包括已實施的膠袋徵費、明年將落實的玻璃樽生產者責任計劃,以及料於2025年實施的膠樽生產者責任制。環境保護署昨日表示,玻璃樽回收徵費僅佔飲品售價的2%,不擔心推行責任制生效會令飲料公司轉用其他包裝逃避徵費,又透露咳藥水、糖漿樽等不列入生產者責任制內。膠樽回收方面,飲品生產商、回收商同意政府以「市場主導」模式運作生產者責任制,但回收商促保證徵費金額足以支撐業界營運。
就玻璃樽回收一事,港府早前重啟「玻璃樽生產者責任計劃」的立法工作,成效卻備受質疑。環境保護署估計,現時在香港分發以玻璃容器盛載的飲料,超過80%為酒精類飲品,零售價相對較高,但現時打算回收的費用,卻是按玻璃樽容積,每公升容器徵費0.98元,徵費只佔市面上多數玻璃樽飲品的售價約2%,估計徵費對大部分的玻璃樽裝飲品的售價影響不大,並強調酒精飲料一般選用玻璃容器盛載以保質量,加上市場推廣或其他商業原因,不認為徵收容器循環再造後會引致明顯的產品包裝轉換效應。
載成藥玻璃樽仍不受限制
對於有議員質疑計劃只涵蓋飲料玻璃樽,而未有包括其他例如醬料等玻璃樽的成效有限,環保署重申僅即開即飲的飲品、盛載可用作飲品的液體玻璃樽,而含有液體的中成藥產品例如咳藥水或糖漿樽等,屬藥物或補健食品,不受責任制限制。環保署指會要求容器供應商,除每季提交供應玻璃飲品的數量外,亦須每年提交由執業會計師擬備的審計報告,防止有人逃避繳付容器循環再造徵費的責任。
至於膠樽回收方面,環保署仍未公布膠樽生產者責任計劃落實細節,該署近期重新諮詢回收業界及環保團體,建議由市場營運模式,取代政府主導計劃,亦發牌規管膠樽回收營辦商。關注議題組織「免『廢』暢飲」昨日舉行論壇,討論飲品生產者責任制生效前的準備,可口可樂中國公共事務、傳訊及可持續發展總監鄧俊浩表示,歡迎計劃新營運建議,認為市場主導原則為好方向發展。
「每日收8噸膠始夠維持」
回收商俊成環保總經理方文金則指,至今仍未知道發牌制度的細節,擔心在運作上會對業界造成打擊,但同意發牌有助提升回收業的服務水平。對於膠樽回贈金額的水平,方指不敢說1元還是4毫較合適,但土地、租金問題對回收業界來說更影響生產,處理過程亦牽涉污水排污成本,認為回收徵費金額需要足以支付回收成本,令業界能聘請更多員工處理回收物,「現時請人都出現問題」,又建議政府低價租借土地予回收廠,減低營運成本,明言「現時每日要收夠8噸膠先夠維持運作」。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