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司法弊病積如山 甩漏多多似挖坑

香港係一個法治社會,港人嘅人權、自由,乃至生命財產安全,均受法律保障。話雖如此,本港司法系統近年甩漏多多,屢屢惹人詬病,不但成為市民茶餘飯後嘅笑料,甚至喺坊間已經有聲音質疑,香港仲算唔算係法治社會,司法系統內係咪有「保護傘」嘅存在!難怪嘅,「表證成立,罪名不成立」嘅例子太多,喺公眾眼中嘅「證據確鑿」,上到法庭變咗文字遊戲,咬吓文嚼吓字又畀人鑽到空隙;要話法庭審案嚴謹呢,又有法官連重要嘅日期都可以睇錯,簡直令人當堂嚇一跳,然後得啖笑!
講到司法系統嘅問題,坊間好多人第一時間諗到都係「慢」!眾所周知,現時本港有大量積壓案件,包括牽涉2019年反修例暴潮嘅一系列案件,至今都係未審,結果被輿論嘲諷為「司法大塞車」。理論上,有案件積壓,司法機構應該想方設法增加效率,坊間都有唔少提議。之不過,講咗咁多年,司法機構都係不為所動,根據司法機構最新公布嘅年報顯示,裁判法院案件平均輪候時間仲愈嚟愈長,實在教人摸不着頭腦,想問一句︰「點解呢?」莫非連法院都受疫情影響,抑或係每宗案件嘅審訊時間都長咗,以致於法庭未能審理新嘅案件?
假如話係受到疫情影響,查實可以參考吓內地,或者外國嘅做法;查實有好多方法既可以兼顧防疫需要,亦唔影響審案效率,而其中一項被應用得最多嘅就係遠程視像審訊;本港嘅法院絕對有能力咁做,何解唔用多啲?假如話係每宗案件嘅審訊時間都長咗,咁原因何在呢?究竟係案情太複雜,抑或其實係檢控搜證有甩漏,舉證不足,甚至連案情都未搞得清,導致法庭審訊時,出現大量曲折呢?
講到檢控有甩漏,不得不提起近日引起輿論關注嘅西貢相思灣村違建道路案!有趣嘅地方係,有人喺山上砍伐大片樹林,鑿咗條路出嚟,仲刻意鋪啲黃泥上去,擺明就係知法犯法,所以心虛。規劃署調查後,確認道路屬違建,又斷定中邦發展有限公司涉事,咪作出票控,並且喺中邦未復原有關路段後,第二度票控;不過,裁判官認為控方呈堂嘅地界索引可能存有誤差,基於疑點利益歸於被告而裁定中邦脫罪!咁功夫茶就有疑問,中邦脫罪,咁係代表法庭認定條路並唔係中邦興建呢,定抑或中邦興建呢條路算合法呢?
法院裁判係必須要尊重嘅,咁功夫茶只好當呢條「憑空」出現嘅路,係香港版「麥田圈」神秘現象啦,遲啲可以被列入未解之謎添!話說回來,檢控搜證有甩漏自然抵鬧,但日前寇鴻萍逃稅案中,裁判官「睇錯日子」更加不可接受。眾所周知,凡法律文件,日期都係好重要,咁作為司法人員,又點可以犯呢啲錯誤呢,好彩唔影響案件本身啫,但始終都浪費咗次開庭機會,又話好多案件積壓,唔睇錯的話,咪可以拎個期嚟審其他案囉!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