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猴痘全球蔓延 世衞列公共衞生事件

若猴痘傳入本港,恐怕政府又再無止境地實施防疫措施。 若猴痘傳入本港,恐怕政府又再無止境地實施防疫措施。
若猴痘傳入本港,恐怕政府又再無止境地實施防疫措施。
【本報訊】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未止之際,世界衞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昨宣布把猴痘列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衞生事件」。《國際衞生條例》把「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衞生事件」定義為「通過疾病的國際傳播構成對其他國家的公共衞生風險,以及可能需要採取協調一致的國際應對措施的不同尋常事件」,意味情況嚴重、突然、不尋常或意外;公共衞生影響超出受影響國家的邊界;可能需要立即採取國際行動。《國際衞生條例》是一項具有約束力的國際法律協定,對世衞組織所有會員國適用,旨在幫助國際社會預防和應對有可能跨越國界並威脅到世界各國人民的緊急公共衞生風險。
倘猴痘入侵多疫橫行 莫非要宵禁
現時本港疫情重返4,000宗水平,與第5波相比,已稍為緩和,巿民有喘息的空間。坊間早有聲音指現今流行的Omicron病毒傳染力高卻殺傷力弱,加上本港整體疫苗接種率逾九成,即使染疫人數多,惟重症及死亡個案並不嚴重,甚至有如一般傷風感冒,政府在現階段仍要推出嚴厲的防疫政策實屬擾民,予人永不鬆綁的壞印象。政府防疫應張馳有道,參考先進國家做法平衡經濟與健康,在疫情緩和之時應鬆綁,否則一旦猴痘殺到、肺結核及大鼠戊肝等其他傳染病繼續肆虐,難道要實施宵禁?
本港感染新冠個案突破130萬人,然而現階段絕大部分感染者屬輕症,留院及危殆者大多為年長或長期病患人士。愈來愈多市民認為現階段的病毒就如流感般尋常,冀當局接受其為風土病,以恒常監察取代嚴苛防疫,讓市民重過正常生活。本報翻查爆發疫情前的每年流感趨勢,發現由2015至2019年的流感死亡者均數以百計,當中2015年更有超過500人死亡,2019年半年內就有356人死於流感,若按死亡率0.1%推算,當年感染者超過35萬人。
撤銷口罩令 港遠遠落後鄰近地區
流感的傳染率不亞於新冠病毒,而政府只會公布需入住深切治療部或死亡個案,在流感高峰期不會用每日數十萬人感染來恫嚇市民。歐美等地早已解除大部分防疫令,通關免隔離,毋須強制市民戴口罩,人們享受足球比賽及大型演唱會。然而,港人被強迫戴口罩逾兩年,不少人質疑現階段口罩無助阻隔傳染力極高的Omicron變種病毒,正如年初大爆發至每日5萬宗時,不少市民戴足兩個口罩亦無補於事。
事實上,早在3月底解除戶外口罩令的新加坡,感染個案由解令前的2月最多逾兩萬宗,跌至解令後的約3,000宗水平。南韓5月初解口罩令,室內只要保持兩米距離亦不需要戴;日本亦於同月宣布只要在戶外保持距離則不用強制戴口罩。香港與先進國家的防疫步伐愈走愈遠,一旦可導致全身出皮疹,發燒甚至淋巴結腫大,死亡率最高達一成的猴痘殺入香港,甚至連同肺結核及大鼠戊肝等其他傳染病肆虐,恐怕政府又會將香港永久封閉,防疫無止境,市民如宵禁。
東方傳媒民意調查東方傳媒民意調查
東方傳媒民意調查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